[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线夹接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85514.6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4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袁汇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汇方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2;H01R4/28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严艳丽 |
地址: | 475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线夹接线器,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的尾端与底座的尾端铰接,上盖的头端与底座的头端卡接,所述底座头部端面设置有进线口,底座头部设置有与进线口相对应的分线柱,底座尾部中部设置有下压线组,所述下压线组包括两个压线座,两个所述压线座呈对角相对设置,底座尾部两侧均竖直设置有下定位板,所述上盖尾部两侧均竖直设置有上定位板,两个所述上定位板分别位于两个下定位板外侧,上盖尾部中部设置有防水套,所述防水套呈8字形,防水套套合于下压线组外侧,防水套内设置有两个压线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的线夹接线器易连线短路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线夹接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线夹接线器。
背景技术
在电路电线进行连接时,一般采用剥芯绞绕的方式,然后以绝缘胶带进行缠绕裹紧以防漏电,连接麻烦,胶带缠绕随着使用时间会老化并松开而导致漏电事故发生,使用安全性能极低,且如果需要拆开则要去掉绝缘胶带并解开绞绕在一起的线芯,连接拆卸费时费工,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在各种电器设备、各种线路中,经常会用接线器结构进行电路的连接。现有的接线器,端口处的进线孔为圆孔型,需要先将线穿过进线孔后才能进行电路连接操作,且操作不方便,另外现有的接线器中的两个链接块处于并排设计或者是处于部分交叉设计,该方式存在连线短路的风险,其次线路连接后,需要用仪器在两个链接块处进行检测,存在检测风险。
因此,需要一种线夹接线器,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的线夹接线器易连线短路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线夹接线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线夹接线器,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的尾端与底座的尾端铰接,上盖的头端与底座的头端卡接,所述底座头部端面设置有进线口,底座头部设置有与进线口相对应的分线柱,底座尾部中部设置有下压线组,所述下压线组包括两个压线座,两个所述压线座呈对角相对设置,所述压线座包括外座和内座,所述外座和内座均呈口字形,内座同轴套合于外座内,底座尾部两侧均竖直设置有下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间隔设置有两个下定位槽,所述下定位槽上端连通至下定位板上端,两个定位槽的中心线分别与两个压线座的横向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上盖尾部两侧均竖直设置有上定位板,两个所述上定位板分别位于两个下定位板外侧,上盖尾部中部设置有防水套,所述防水套呈8字形,防水套套合于下压线组外侧,防水套内设置有两个压线柱,两个所述压线柱分别与两个压线座的中心处相对应。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上盖尾部和底座尾部均呈矩形,上盖头部和底座头部均呈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
优选的,所述进线口呈圆形,所述底座头部端面外侧设置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下端连通至底座底面、上端连通至进线口。
优选的,所述分线柱的横截面呈等边三角形,分线柱的底边面朝向下压线组,分线柱的尖棱边朝向进线口。
优选的,所述分线柱与进线口之间设置有两个引线板,两个所述引线板以底座的中心面为中心相对设置,两个引线板之间的距离值大于进线口的直径值。
优选的,所述压线座上表面纵向中心线处设置有下凹的下座槽,所述下座槽的底面呈弧形。
优选的,所述上盖头端竖直设置有卡线板,所述卡线板与进线口对应设置,卡线板端部设置有内凹的卡线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下压线组的两个压线座呈对角线方位分布,避免两个压线座内的接线头出现连线短路的风险,同时提高后期检测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汇方,未经袁汇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85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