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枪、X射线源、CT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85305.1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3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周义春;张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锐明合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3/08 | 分类号: | H01J43/08;H01J3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朱彬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枪 射线 ct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粒子加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枪;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枪,包括场发阴极、栅极、设于所述栅极和X阳极之间的倍增组件;所述倍增组件包括倍增阴极和倍增阳极,所述倍增阴极和倍增阳极之间设有倍增支撑件,所述倍增支撑件设有倾斜的倍增孔,所述倍增孔孔壁覆盖有倍增材料层,所述倍增孔贯穿倍增阴极和倍增阳极,且所述倍增孔一端正对栅极中部的通孔。本实用新型既能规避热阴极电子枪带来的热功耗和散热问题,又能产生比现有的场发射阴极电子枪更大的束流,并且在同样的束流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寿命,同时单个电子枪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粒子加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枪、X射线源、CT机。
背景技术
X射线CT机是医疗影像及工业影像成像最重要的成像设备,在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X射线源是CT机的核心部件,其原理是采用电子枪产生电子束,经过高电压加速到一定能量(60-160keV)后,由加速后的电子轰击靶材,以通过韧致辐射的原理产生X射线。
现有的医用CT机主要有两种技术,一种是传统的旋转式CT机,即X射线管围绕人体高速旋转;另一种又称为分布式CT机或者静态CT机,即CT由一整圈的数个X射线管,甚至每个射线管由一个或多个电子枪构成(一个CT需要大约200个电子枪),通过控制电子枪依次脉冲式工作,实现旋转式X射线源的特征。
静态CT的电子枪目前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小型热阴极,另一种是采用冷阴极,也称为场致发射阴极。
采用热阴极的电子枪问题在于:热阴极一般需要较长时间工作才能稳定发射,在CT扫描期间,尽管每次只有一个电子枪出束,但是其它电子枪的阴极也要加热工作,每个阴极发热功率可以达到10W左右,而几百个阴极同时工作,难以有效的散热。
采用冷阴极虽然可以解决电子枪发热的问题,而且工作启动速度快,不工作时处于休息待命状态;但是冷阴极采用的是场致发射原理,通常采用金属针尖、碳纳米管、石墨烯或者基于MEMS工艺的针尖阵列。阴极单个尖端发射电流密度很大,但整个阴极的平均电流密度并不大。如果发射电流过大,或者长时间使用,则会导致阴极尖端损坏的概率大大增加,并且这种损坏不可恢复。如果发射电流过小,又不能保证有足够的X射线剂量来实现清晰成像。而且,采用冷阴极,由于每个阴极尖端无法做到一致,因此多个电子枪的发射电流一致性比较差,CT图像重建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场致阴极难以兼容大电流密度和长寿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枪,既能规避热阴极电子枪带来的热功耗和散热问题,又能产生比现有的场发射阴极电子枪更大的束流,并且在同样的束流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寿命,同时单个电子枪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枪,包括场发阴极、用于固定场发阴极的阴极基体、栅极和X阳极,所述栅极和阴极基体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场发阴极正对栅极中部的通孔;还包括设于所述栅极和X阳极之间的倍增组件;所述倍增组件包括倍增阴极和倍增阳极,所述倍增阴极和倍增阳极之间设有倍增支撑件,所述倍增支撑件设有倾斜的倍增孔,所述倍增孔孔壁覆盖有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大于1倍增材料层,所述倍增孔贯穿倍增阴极和倍增阳极,且所述倍增孔一端正对栅极中部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锐明合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锐明合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85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