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用药剂溶解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72322.1 | 申请日: | 2021-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1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宁;张克勤;董伊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20 | 分类号: | B01F7/20;B01F7/18;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污水 治理 用药 溶解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污水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用药剂溶解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栓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右侧的底部栓接有控制器,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提供驱动来源,通过主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第二旋转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三旋转轴和搅拌杆的配合,可对药剂罐内的药剂进行充分溶解,防止药剂出现溶解不充分的情况,同时加快了药剂罐对药剂溶解的速度,通过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转盘、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配合,从而可对药剂罐进行旋转,从而保证了药剂罐对药剂的高效溶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污水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用药剂溶解设备。
背景技术
河流污染指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河流,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引起水质恶化和生物群落变化的现象,河流的稀释自净能力强,利于污染物扩散、降解,大量排放废水入河,致使大多数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河道被污染,为了改善河道的污染,从而需要对河道内的污水进行治理,为了改善河道污水,从而使用者会通过药剂对河道进行治理,传统的河道污水治理用药剂溶解设备的搅拌效果差,无法保证药剂在溶解设备内充分溶解,从而降低了药剂的药效,并且原有的药剂溶解设备为了溶解充分,就会延长搅拌时间,从而易对药剂的药效造成影响,并且降低了溶解设备对药剂溶解的效率,因此无法使溶解设备体现高效快速溶解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用药剂溶解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河道污水治理用药剂溶解设备溶解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污水治理用药剂溶解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栓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右侧的底部栓接有控制器,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顶部通过轴承与支撑架内腔顶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药剂罐,所述药剂罐的顶部连通有下药管,所述下药管的顶端贯穿支撑架并向上延伸,所述药剂罐的内腔设置有高效溶解机构,所述药剂罐内腔的底部栓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远离挡板的一端贯穿药剂罐并向下延伸,所述药剂罐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腔与第一旋转轴的表面栓接。
优选的,所述高效溶解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主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第二旋转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三旋转轴和搅拌杆,所述药剂罐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主动斜齿轮,所述主动斜齿轮的顶部啮合有从动斜齿轮,所述从动斜齿轮的内腔栓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底部通过轴承与药剂罐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的顶部通过防水轴承贯穿挡板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旋转轴表面的底部栓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内腔栓接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底部通过轴承与药剂罐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远离第四齿轮的一侧通过防水轴承贯穿挡板并通过轴承与药剂罐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表面的两侧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药剂罐配合使用的滑杆。
优选的,所述药剂罐内腔两侧的底部均栓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腔与出药管的表面栓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腔栓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与药剂罐和第一旋转轴配合使用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
优选的,所述下药管的顶部连通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内腔栓接有过滤筛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72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能智能监视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机转子的磁场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