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枪支保险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66202.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9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烈杰;田炳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烈杰;田炳权 |
主分类号: | E05G1/02 | 分类号: | E05G1/02;E05G1/08;A47B81/00;A47B88/463;A47B88/9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枪支 保险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枪支保险箱,包括箱体、固定在箱体底部开口处的底板、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在底板上并设于箱体内的底座、活动设于两个底座之间以具备前后推拉功能的抽屉、固定在抽屉前端并与箱体前侧开口处相互配合的面板以及嵌设在箱体顶部前侧并与面板上侧相互配合的电子密码锁;抽屉包括横向设置的托板和横向固定在托板上侧的第一柔性块,托板的后侧向上形成有背板,背板的前侧还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柔性块;本实用新型的抽屉能借助若干个回弹组件自动向外弹出,无需手动向外拉出抽屉就能马上存取枪支,操作简单,从而能在关键时刻节省宝贵的时间;而且枪支在摆放回抽屉时只要手枪的枪柄和枪口分别卡入到对应的一个第一缺口和一个第二缺口中即可,从而方便了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枪支保险箱。
背景技术
在某些国家中,符合条件的公民是可以合法持有枪支的;为了妥善保管、保护枪支,就需要将枪支存放在枪支保险箱中,遇到紧急关头时可以操作枪支保险箱中的电子密码锁以打开保险箱,进而取出枪支;现有的枪支保险箱在打开后无法自动弹出抽屉,必须手动向外拉出后才能在抽屉上存取枪支,操作繁琐,在关键时刻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此外,枪支在摆放回抽屉时必须将枪口套入到内设在抽屉上的定位柱外,使用较为不便,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以在关键时刻节省宝贵的时间,同时方便了使用的枪支保险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枪支保险箱,包括箱体、固定在箱体底部开口处的底板、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在底板上并设于箱体内的底座、活动设于两个底座之间以具备前后推拉功能的抽屉、固定在抽屉前端并与箱体前侧开口处相互配合的面板以及嵌设在箱体顶部前侧并与面板上侧相互配合的电子密码锁;底板的后侧向上形成有盖板,盖板固定在箱体的后侧开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包括横向设置的托板和横向固定在托板上侧的第一柔性块,所述托板的后侧向上形成有背板,所述背板的前侧还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第二柔性块,所述第一柔性块的前侧开设有多个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第一缺口,对应地,所述第二柔性块的顶部开设有相同数量的第二缺口,多个所述第二缺口从左往右依次分布并分别与多个第一缺口相互对应;所述托板与盖板之间还设有若干个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回弹组件;所述回弹组件包括外管、内管、弹簧、挡块和限位块;所述外管横向固定在托板的下侧,所述外管的前端封闭,所述内管活动且同心插入在外管的后端开口处,所述内管的后端固定在盖板前侧,所述内管的前端封闭,所述弹簧设于外管内,所述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抵住外管的前端内壁和内管的前端外壁,所述挡块固定在其中一个底座的前侧,对应地,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托板的下侧并与挡块的后侧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的下侧还固定有两个垫块,两个所述垫块分别对称设于若干个回弹组件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垫块的后端均伸出到背板的后侧。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垫块的后端上侧还均固定有一个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的前侧均固定在背板的底部后侧,两个所述底座的顶部均朝内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撑板,两个所述撑板分别贴合在托板的左右两侧下方和两个延伸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垫块的下侧还均固定有一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的外侧边缘分别设于两个撑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导向板的外侧边缘均向下形成有一个翻边;两个所述翻边分别设于两个底座的顶部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和第一柔性块之间还固定有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的前侧向上形成挡边,所述挡边设于多个第一缺口的开口处前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在与电子密码锁解除锁定后,抽屉能借助若干个回弹组件自动向外弹出,无需手动向外拉出抽屉就能马上存取枪支,操作简单,从而能在关键时刻节省宝贵的时间;而且枪支在摆放回抽屉时只要手枪的枪柄和枪口分别卡入到对应的一个第一缺口和一个第二缺口中即可,从而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烈杰;田炳权,未经吴烈杰;田炳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66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训练网球运动员反应的网球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强型耐火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