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恢复锻炼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63928.9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1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三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5 | 代理人: | 袁宏伦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胆 外科 术后 恢复 锻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恢复锻炼带,包括锻炼带本体,锻炼带本体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环,锻炼带本体中部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牵引套环,左右两侧的牵引套环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把本实用新型的一端固定在床尾上,患者需要锻炼时,手拉牵引套环进行仰卧运动,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便于推广;本实用新型的牵引套环为环状结构,便于患者手掌握紧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安全性,防止患者手滑摔向病床上,导致手术伤口破裂或者造成其他危害;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便于收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恢复锻炼带。
背景技术
肝胆外科主要研究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肝胆外科手术是治疗肝胆疾病的常用手段,在术后尽早活动对于术后恢复相当重要。手术后原则上应该早期床上活动,争取短时间内下床活动。早期活动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无论是肺部感染还是静脉血栓,都可以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另外,早期活动,还有利于肠道蠕动和膀胱收缩功能的恢复。患者应根据耐受程度,逐步增加活动量。在麻醉作用消失、已清醒的状态下,即开始床上活动,如翻身、四肢主动活动。手术后患者四肢力量较弱,在床上进行早期活动时,需要借助外力,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恢复锻炼带,用于帮助病人在床上进行早期锻炼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恢复锻炼带,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较低、便于收纳、辅助锻炼效果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肝胆外科术后恢复锻炼带,包括锻炼带本体,所述锻炼带本体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环,所述锻炼带本体中部两侧设置有若干个牵引套环,所述左右两侧的牵引套环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锻炼带本体、固定套环和牵引套环均采用多层帆布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套环与锻炼带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牵引套环缝制在锻炼带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牵引套环内侧设置有橡胶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锻炼带本体长度设置在1.5m-2m之间,所述锻炼带本体宽度不小于5cm。
优选的,所述牵引套环直径不小于8cm,所述固定套环直径不小于12cm。
优选的,所述相邻牵引套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将锻炼带本体绕过病床床尾并穿过固定套环,可把本实用新型的一端固定在床尾上,患者需要锻炼时,手拉牵引套环进行仰卧运动,在仰卧过程中双手可以交替牵引不同的牵引套环进行锻炼活动,方便实用,辅助锻炼效果明显;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便于推广;本实用新型的牵引套环为环状结构,便于患者手掌握紧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安全性,防止患者手滑摔向病床上,导致手术伤口破裂或者造成其他危害;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锻炼带本体,2、固定套环,3、牵引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63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压印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拔管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