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用的铜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58512.8 | 申请日: | 2021-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1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基;林国辉;唐乐平;邱喜源;邱超星;余显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欣铭扬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张欢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器用 铜管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散热器领域,提供了一种散热器用的铜管,吸热板上固定连接着吸热铜管,散热板固定连接着散热铜管,吸热板与散热板上均设有螺栓,吸热铜管与散热铜管之间通过两根连接铜管连接,且连接铜管上设有第一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铜管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水质检测装置,第一循环水泵与第二循环水泵上设有信号发出装置、工作指示灯,与第一循环水泵连接的连接铜管在吸热铜管一侧设有吸水铜管、出水阀门,吸水铜管上设有阀门,温度传感器与在第一循环水泵上的信号发出装置连接,水质检测装置与在第二循环水泵上的信号发出装置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不仅拥有散热器中的更好的铜管,而且使得散热器散热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用的铜管。
背景技术
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了良好导电性,导热性的特性,电子产品的导电配件以及散热配件的主要材料,并且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直径小的铜管常用于输送有压力的液体(如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等)和用作仪表的测压管等。铜管抗腐蚀性能强,不易氧化,且与一些液态物质不易起化学反应,容易炜弯造型。铜管耐高温,可在多种环境中使用。与此相比,许多其他管材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过去住宅中多用的镀锌钢管,极易锈蚀,使用时间不长就会出现自来水发黄、水流变小等问题。还有些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会迅速降低,用于热水管时会产生不安全隐患,而铜的熔点高达摄氏1083度,热水系统的温度对铜管微不足道。且铜管的线形膨胀系数很小,是塑料管的1/10,可抗疲劳。在温度变化时不会产生过度的热胀冷缩而导致应力疲劳破裂。
然而,市面上缺少散热器所用的铜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用的铜管,旨在解决市面上缺少散热器所用的铜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散热器用的铜管,包括吸热板和散热板,其特征在于:吸热板上固定连接着吸热铜管,散热板固定连接着散热铜管,吸热板与散热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若干螺栓,吸热铜管与散热铜管之间通过两根连接铜管连接,且连接铜管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与第一循环水泵所连接的连接铜管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第二循环水泵所连接的连接铜管内部设置有水质检测装置,第一循环水泵与第二循环水泵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信号发出装置、工作指示灯,与第一循环水泵连接的连接铜管在吸热铜管一侧设置有吸水铜管、出水阀门,吸水铜管上设置有阀门,温度传感器与在第一循环水泵上的信号发出装置通过导线所连接,水质检测装置与在第二循环水泵上的信号发出装置通过导线所连接。
更进一步地,吸热铜管、散热铜管均呈“S”状固定在吸热板、散热板。
更进一步地,吸热板与散热板均为铜板。
更进一步地,吸热铜管与散热铜管内部中空且几乎装满水。
更进一步地,吸水铜管与出水阀门均设置有在下方且距离很近。
更进一步地,第一循环水泵将吸热铜管内的水运输到散热铜管中,第二循环水泵工作方向与第一循环水泵工作方向相反。
关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工作指示灯,工作指示灯亮起表示第一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正常工作,工作指示灯不亮代表非正常工作,所以可以有效提醒工作人员并进行及时的检修。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水质检测装置,所以可以检测铜管内部水质,防止因长时间使用铜管内部水质发生变化影响而工作,提高散热器工作效率。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温度传感器,所以可以了解吸热铜管内部水的温度,防止因温度长时间过高而影响其他设备正常工作,提高散热器安全性。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吸水铜管、出水阀门,所以可以更换铜管内部的水,时刻保持最高的工作效率。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信号发出装置,所述可以将铜管内部水质和水温信息发送给外部设备,实时掌握,保证工作人员做出正确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欣铭扬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欣铭扬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58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稳定的嵌入式柔性电路主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破岩机器人用连杆式机械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