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磨抛机抛光盘型试样的辅助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47231.2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2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冯一可;杨国良;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4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马倩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磨抛机 抛光 试样 辅助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磨抛机抛光盘型试样的辅助夹具,辅助夹具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顶端设置多个限位柱,底端形成至少一个装配槽。本实用新型辅助夹具实现全自动磨抛机在不同的转速和下压力条件下,对较大尺寸圆盘型试样进行全自动磨抛功能;保证磨抛后样品上下两表面的平行度;单位时间内最小可以达到同时抛光3个直径最大为2.74英寸盘型试样呈镜面效果,且各盘样间抛光效果一致,有效提高抛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抛光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磨抛机抛光盘型试样的辅助夹具。
背景技术
参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制定的ASTM G99-201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Wear Testing with a Pin-on-Disk Apparatus 用针盘仪进行磨损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为保证高转速下磨损体系的稳定性,美、欧、日等国家在此基础上研制的高精度摩擦磨损试验机通常默认盘型试样的直径尺寸为2.74英寸(约69.6毫米)、高度为0.26英寸(约6.6毫米),并将此定为标准的盘型试样尺寸。
在摩擦磨损试验中,磨损的状态和程度与被检测样品的表面质量直接相关联,试验前必须对被测样品的表面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机械抛光是依靠非常细小的抛光粉的研磨、滚压作用,除去试样磨面上极薄的一层金属,形成平坦、小缺陷的表面质量。通过提高试样的表面光洁度、消除细小划痕,对表面质量达到“精确”控制,从而提高摩擦磨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在不考虑电解抛光等非环保型抛光方式的前提下,需采用具有一定加工效率的机械抛光方式对试样的表面质量进行处理。
高精度摩擦磨损试验机指定的标准盘型试样外径尺寸较大但高度较小,手持抛光方式极易造成盘型试样的表面质量控制效果不一致,且抛光效率低下。为减小研磨抛光过程中人为造成的盘型试样表面质量控制的效果不佳、提高抛光质量和效率,需要采用全自动磨抛机。
全自动磨抛机虽然可以实现多工位研磨抛光,但由于其圆形试样装卡槽的尺寸较小(最大仅适用于直径约30mm的圆形试样),无法满足摩擦磨损试验用较大尺寸盘型试样的表面抛光,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在依靠全自动磨抛机处理较大尺寸圆盘表面抛光质量时,与之相配合的辅助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磨抛机抛光盘型试样的辅助夹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磨抛机抛光盘型试样的辅助夹具,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顶端设置多个限位柱,底端形成至少一个装配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具主体为圆盘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与全自动磨抛机卡盘的限位孔的数量一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限位柱以夹具主体圆心为中心沿圆周均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槽为多个时,多个装配槽沿夹具主体圆心为中心沿圆周均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槽的直径为试样直径的1.05~1.4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槽的槽深为试样高度的0.5~0.9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配槽为横截面为圆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柱的顶面与装配槽的槽底面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柱的高度大于全自动磨抛机卡盘的限位孔的孔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7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车辆用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径向滚道设有堵塞的三排滚子风电变桨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