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储存器的连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44166.8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9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政宏;梁海波;刘洪荣;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芯汇群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0 | 分类号: | H01R31/00;H01R27/00;H01R13/5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储存器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储存器的连接头,涉及连接头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开设有接口,所述保护壳远离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端口A,所述保护壳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保护壳两侧的外壁连接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远离保护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口B,所述远离端口B一侧传输线的一端设置有端口C,所述保护壳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小圆筒,所述小圆筒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方设置有大圆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护壳顶部设置有端口A,在保护壳两侧外壁设置有传输线且传输线末端各连接有端口B和端口C,在实现数据连接时可以实现一对三的功能,解决了传统数据储存器连接头只能一对一匹配连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据储存器的连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目前大多数的电子产品需要在线路板上增加连接端子实现外部充电及数据连接的功能。
传统的数据储存器连接头只能实现一对一的匹配连接,对使用设备具有局限性,不方便人们使用,传统的数据储存器连接头在受到挤压或碰撞时,内部的PCB板易受到损坏而导致整个器件报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储存器连接头只能实现一对一的连接和受到挤压时核心部件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数据储存器的连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储存器的连接头,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开设有接口,所述保护壳远离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端口A,所述保护壳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保护壳两侧的外壁连接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远离保护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口B,所述远离端口B一侧传输线的一端设置有端口C,所述保护壳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小圆筒,所述小圆筒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方设置有大圆筒。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正面外壁上设置有圆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靠近端口C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半圆环。
优选地,所述大圆筒套设在小圆筒上且大圆筒的内壁与小圆筒的外壁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保护壳的材质为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小圆筒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小圆筒均匀分布在保护壳内壁底端的四角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护壳顶部设置有端口A,在保护壳两侧外壁设置有传输线且传输线末端各连接有端口B和端口C,在实现数据连接时可以实现一对三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数据储存器连接头只能一对一匹配连接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护壳内部均匀设置有两组四个小圆筒,并在小圆筒上部套设大圆筒,在其内部放置有弹簧,在连接头受到碰撞或挤压时,其受到的力将均匀分散在大圆筒上方,大圆筒向下挤压弹簧,弹簧发生形变将受到的力变成自身弹力消耗,当大圆筒底部外壁接触到保护壳底部时,弹簧不再发生形变,此时小圆筒完全进入大圆筒内部,大圆筒形成支柱,将连接头内核心部分保护,有效的解决了数据储存器连接头在受到挤压或碰撞时,内部的PCB板易受到损坏而导致整个器件报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保护壳;2、接口;3、端口A;4、传输线;5、端口B;6、收纳槽;7、端口C;8、小圆筒;9、弹簧;10、大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芯汇群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芯汇群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44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芝麻油快速冷却装置
- 下一篇:集成式电池包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