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脱气除渣的冷冻水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16083.8 | 申请日: | 202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1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祥;魏汝华;刘明涌;董睿;徐玮;叶飞;林世甲;龚翔;宋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1/40 | 分类号: | F25B41/40;F25B43/00;F25B4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詹权松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脱气 冷冻 水循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脱气除渣的冷冻水循环系统,涉及冷冻水循环系统技术领域。该高效脱气除渣的冷冻水循环系统包括沿输水管顺次连接的离心式冷水机组(3)、冷冻水分水器(6)、用户端板换式换热器(8)和冷冻水集水器(9),冷冻水分水器(6)与用户端板换式换热器(8)之间设有二次外供水泵(7),冷冻水集水器(9)与离心式冷水机组(3)之间设有一次泵(10),一次泵(10)与离心式冷水机组(3)之间设有螺旋除污排气装置(13),冻水集水器(9)进水口处还设有真空脱气补水定压装置(11)。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循环系统压力更为稳定,同时防止冷冻水中的氧分子和微小颗粒与管道、设备的金属原子发生化学反应,减缓设备腐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水循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脱气除渣的冷冻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冷冻水循环系统如专利号CN202021160152.5公开了一种冷冻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冻机组、冷冻水循环泵、换热器、输送管路以及补水管;所述输送管路将冷冻水循环泵、冷冻机组和换热器依次连接。所述冷冻水循环系统具有节能、省空间的优势,在传统冷冻水循环系统基础上去掉占地面积大的冷冻水罐,将整个输送管路既作为冷冻水的输送系统,也作为冷冻水的存储系统,节省设备制作、安装费用及占地面积,将冷冻水泵在系统中的作用由远程输送变为克服管道阻力的推动泵,泵的扬程大大降低,更加节能,但在大体量的水系统中,如果水质控制不好,势必造成管道腐蚀加速,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且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水温波动,导致出现冷冻水体积变动,从而对系统的压力造成影响。传统冷冻水循环系统多采用高位膨胀水箱定压,利用重力平衡维持系统压力,初始上水及补充水直接采用自来水,未对原水及补充水进行初始处理,系统残留空气容易造成设备缓慢腐蚀。运行过程主要依靠加入阻垢剂、除藻剂等化学药品控制水质,药剂使用量及人工操作量较大,容易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脱气除渣的冷冻水循环系统,通过在集水器进口处设置的真空脱气补水定压装置,系统初始进水采用软化水。运行过程中,当系统中压力升高或者由于管路中水温升高产生膨胀量时,多余的水返回到定压补水真空脱气装置膨胀罐中;当系统中压力降低或者由于水温变化导致体积减少时,膨胀罐中存留的软化水自动补充到系统中,当补水量较大时,设置的软化水处理装置为其补充新鲜软水。为进一步去除冷冻水系统运行中产生的渣垢以及外部环境渗漏进来的空气,通过设置微米级螺旋微泡排气除污装置使得冷冻水流过阀体时,在其内部形成湍流,在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冷冻水中携带的微小颗粒和微小气泡会被内置于螺旋微泡排气除污装置中心区域的铜丝网桶状编织芯体分离,微小气泡上升到顶部的集气空腔,通过上部排气阀排出,微小颗粒则下降到腔体下部的收集区域,通过下部排污阀排出,及时高效分离冷冻水系统中的游离态气体和微小颗粒。解决了目前冷冻水循环系统的管道易腐蚀以及管道内部压力波动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脱气除渣的冷冻水循环系统,包括沿输水管顺次连接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冷冻水分水器、用户端板换式换热器和冷冻水集水器;其中:
所述冷冻水分水器与用户端板换式换热器之间设有二次外供水泵;
所述冷冻水集水器与离心式冷水机组之间设有一次泵;
所述一次泵与离心式冷水机组之间设有螺旋除污排气装置;
所冷冻水集水器进水口处还设有真空脱气补水定压装置。
所述输水管上设有多个电动阀门和自动排气阀。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螺旋除污排气装置为微米级螺旋微泡排气除污装置。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真空脱气补水定压装置通过软水管与软化水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真空脱气补水定压装置旁还设有与其连接的事故补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160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子标签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集中供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