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中的湍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98172.4 | 申请日: | 2021-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8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杜明生;谷小兵;王志刚;孟磊;袁照威;吴峰;张寻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B01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湿法 脱硫 吸收塔 中的 湍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中的湍流装置,包括湍流模块,所述湍流模块的端板底部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底部和支撑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湍流装置随着烟气和浆液共同冲刷左右,湍流模块和固定机构直接作用,有效的防止湍流模块磨损支撑梁,并增加了湍流模块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湍流模块长时间的稳定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中的湍流装置。
背景技术
2014年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改能源(2014)2093号),该行动计划要求东部地区新建燃煤发电机组SO2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35毫克/立方米),中部地区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而在目前燃煤含硫量较高的情况下,常用的普通空塔单循环脱硫塔的脱硫效率很难达到国家环保部的新标准要求。目前在煤质条件偏差的情况下,单塔单循环脱硫塔的脱硫效率很难达到国家环保部的新标准要求。基于此,在脱硫吸收塔内增设脱硫提效装置成为共识。
现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420538554.2)公开了一种湿法脱硫提效的湍流装置,用以加装在吸收塔的入口烟道上侧与喷淋层之间,包括一湍流层,包括两层以上的湍流层管道;所述湍流层管道包括若干平行布置的管;还包括将所述湍流层管道固定在吸收塔内的若干链接支架和若干支撑梁;所述湍流层管道层与层之间平行交错布置。
因为脱硫吸收塔内,烟气流场复杂,湍流层所在位置为吸收塔内上行烟气与向下冲刷的浆液反应最剧烈的区域,湍流模块不断受力,出现了部分吸收塔内湍流层与其支撑梁固定不牢,湍流层下端不断地磨蚀支撑梁,导致防腐层开裂,从而导致支撑梁被石灰石浆液腐蚀,部分湍流模块甚至掉落到脱硫塔浆池内。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中的湍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湍流层与支撑梁固定不牢,导致湍流层下端不断腐蚀支撑梁,部分湍流模块掉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湿法脱硫吸收塔中的湍流装置,包括湍流模块,所述湍流模块的端板底部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底部和支撑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为长条形结构,且横截面呈U型。
进一步的,所述湍流模块的端板上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通过螺栓和所述固定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支撑梁之间还设置有PP垫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的外表面覆盖有玻璃鳞片防腐层。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板、固定机构、PP垫板和支撑梁依次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的边侧开设有排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排液孔的设置数量为2个。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的长度为1000-1400mm,宽度为120-200mm,厚度为8-15m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的材质为2205双相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湍流装置随着烟气和浆液共同冲刷左右,湍流模块和固定机构直接作用,有效的防止了湍流模块磨损支撑梁,同时,湍流模块固定在固定机构上,增加了湍流模块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湍流模块长时间的稳定进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98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蓝牙功能的眼镜防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滤机的传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