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梁和基坑内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85701.7 | 申请日: | 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0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钟孝乐;任坤鹏;吴美平;黄慧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孝乐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撑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坑梁和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固定连接有主梁,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底座,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多个竖直柱,所述竖直柱的底端贯穿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在传统的基坑支护结构上做出对工人的保护,在主梁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开设有储存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升降块,再在主梁的前方与后方均设有防护板,防护板通过升降块的上升而上升,然后垂直在主梁的两侧,形成对工人行走的保护,防止工人失误造成坠落看,且如果需要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实现防护板的下降,方便工人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撑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坑梁和基坑内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工程包含挡土、支护、防水、降水、挖土等许多紧密联系的环节,常规的支护结构需要在支护桩上设置锚杆,同时还需要设置内支撑以保证确保支护桩对基坑边坡的有效支撑,目前,基坑一般采用支撑柱与支撑梁相结合的方式来支护,然后后期工人在支撑梁上进行工作,但是支撑梁与基坑的地面有一定的高度,而支撑梁本身的宽度受限,容易出现掉落情况而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梁和基坑内支撑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梁和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固定连接有主梁,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底座,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多个竖直柱,所述竖直柱的底端贯穿所述底座的下表面,所述竖直柱的顶端与所述主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梁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对称开设有储存槽,所述储存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贯穿所述主梁的上表面,所述主梁的前方与后方均设有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的相对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内侧壁与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监测盒,所述监测盒的内部上表面从左到右固定连接有倾角感应器与PLC模块,所述监测盒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倾角感应器与所述PLC模块电性连接,所述PLC模块与所述倾角感应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直柱的后方设有两个斜支柱,所述斜支柱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所述主梁的下表面和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存槽为T形槽,所述升降块为T形块。
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护板的相背面均粘贴有警示标语。
优选的,两个所述斜支柱为X形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梁和基坑内支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基坑支护结构上做出对工人的保护,在主梁的前表面与后表面均开设有储存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升降块,再在主梁的前方与后方均设有防护板,防护板通过升降块的上升而上升,然后垂直在主梁的两侧,形成对工人行走的保护,防止工人失误造成坠落看,且如果需要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实现防护板的下降,方便工人工作。
(2)、本实用新型在主梁的下表面固定有监测盒,检测盒的内部设有倾角感应器与PLC模块,当主梁发生角度偏移倾斜时,倾角感应器传递信号给PLC模块,然后提醒相关工作人员注意,保证施工安全,通过蓄电池直接给倾角感应器与PLC模块供电,方便提供电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孝乐,未经钟孝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85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