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全过程咨询信息储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74200.9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2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袁佳成;黄怡;王仲麟;吴君;黄晓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荣国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上海首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刘宏博 |
地址: | 2018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模型 全过程 咨询 信息 储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全过程咨询信息储存装置,包括储存器本体和防护壳,所述储存器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端口,所述储存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限位件,且限位件的内部设置有滑轨,所述防护壳设置于滑轨的另一端,且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槽,所述防尘槽的内部安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壳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连接有链条,且链条的另一端连接有拉环,所述储存器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污层。该基于BIM模型的全过程咨询信息储存装置通过设置后的限位件能够对防护壳进行阻挡,使其始终与储存器本体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便于对储存器本体进行防护,避免掉落时受到损伤,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储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全过程咨询信息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行业运用的技术也在与时俱进,近年来特别是BIM技术在国内得到逐步推广与应用,BIM模型在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应用也日渐流行,人们从传统的二维转变到三维,形象直观地看到整个建筑,这种直观、便捷、高效的技术进而推动了整个工程界对BIM模型的需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各个阶段中出现不同版本的BIM模型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对BIM模型的咨询信息进行储存记录。
现有的信息储存装置因表面光滑容易残留指纹等污渍附着,降低美观性,同时不具备防护结构,在掉落时容易对其造成损伤,导致数据丢失等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信息储存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全过程咨询信息储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信息储存装置因表面光滑容易残留指纹等污渍附着,降低美观性,同时不具备防护结构,在掉落时容易对其造成损伤,导致数据丢失等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全过程咨询信息储存装置,包括储存器本体和防护壳,所述储存器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端口,所述储存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限位件,且限位件的内部设置有滑轨,所述防护壳设置于滑轨的另一端,且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防尘槽,所述防尘槽的内部安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壳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件,且连接件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连接有链条,且链条的另一端连接有拉环,所述储存器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污层。
优选的,所述储存器本体与限位件之间为螺纹连接,且限位件关于储存器本体的水平中心线轴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通过滑轨和限位件与储存器本体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防护壳与储存器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并且限位件贯穿于滑轨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通过防尘槽与端口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防尘槽与端口的外形结构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防尘槽与防护垫之间为粘合连接,且防尘槽与防护垫之间构成U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与连接件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通孔贯穿于连接件的内部,并且通孔和拉环与链条之间均构成扣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储存器本体与防污层之间为粘合连接,且防污层包裹于储存器本体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后的限位件能够对防护壳进行阻挡,使其始终与储存器本体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便于对储存器本体进行防护,避免掉落时受到损伤,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通过设置后的防护壳能够通过滑轨关于限位件为原点转动,从而便于储存器本体打开使用与关闭;
2、通过设置后的防护壳通过防尘槽与端口之间相卡合,如此能够对端口进行保护,避免落入灰尘,导致信息传输错误等问题发生;通过设置后的防护垫能够在防尘槽与端口卡合时对端口进行缓冲保护,避免受到损伤,从而提高其寿命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荣国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荣国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74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装置
- 下一篇:电子设备及可穿戴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