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皮术后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6835.4 | 申请日: | 202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5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郭博达;赵丰;邓楹君;刘胜京;王浩;杜冠潮;郭俊;余国今;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F5/40;A41B9/02;A41B9/12;A41D13/12;A41D2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皮 术后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皮术后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内裤,其前端设有套筒;第一防护装置,装设于所述套筒上;第二防护装置,装设于第一防护装置上远离内裤的一端。通过该装置,随着阴茎勃起或收缩的大小而改变适应了阴茎的大小;第二防护装置上设有透气结构,增加了通透性;第一防护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上装设有通孔且矩形通孔内侧与龟头接触之间设有医用尿液吸收纸把溢出的尿液吸收掉,保持了龟头的干燥;降低了伤口感染率,加快了伤口愈合率,节约了医药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包皮术后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社会中存在有的人由于发育问题,导致包皮过长,随着社会医疗资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包皮过长的危害,大多数人会选择做包皮环切手术。由于阴茎的特殊位置,术后如何预防感染,如何使伤口更快的恢复,这些问题摆在面前。
目前临床上对包皮环切术后的做法大多是用纱布包裹手术部位,再用胶布缠绕固定,要求术后静养,但通常由于患者在走动时容易触碰伤口,纱布和伤口摩擦进而导致伤口感染或者伤口裂开,特别是小朋友常因伤口疼痛而抓挠伤口,导致伤口感染,为促进愈合就需要频繁往返医院,增加药物用量,费使又费力。此外现有的预防术后感染装置,不能很好地随着阴茎勃起或收缩的大小而改变,此外术后的阴茎和龟头通透性不好或者没有透气结构,极易导致伤口感染,愈合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皮术后保护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包皮术后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
内裤,其前端设有套筒;
第一防护装置,装设于所述套筒上;
第二防护装置,装设于所述第一防护装置上远离所述内裤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防护装置上装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第二防护装置上开设有矩形通孔且所述矩形通孔内侧与龟头接触之间设有医用尿液吸收纸;所述第一防护装置、第二防护装置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有朝向所述第一防护装置的拱起结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拱起环和第二拱起环,所述第一拱起环、第二拱起环扣合后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为两个,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二防护装置的上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为硬质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该装置,随着阴茎勃起或收缩的大小而改变适应了阴茎的大小;第二防护装置上设有透气结构,增加了通透性;第一防护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上装设有通孔且矩形通孔内侧与龟头接触之间设有医用尿液吸收纸把溢出的尿液吸收掉,保持了龟头的干燥;降低了伤口感染率,加快了伤口愈合率,节约了医药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包皮术后保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裤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包皮术后保护装置的部分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医院,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68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房建施工测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