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斜拉索用冬期防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7711.X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4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鑫;汤奇周;赵先军;丁永庆;程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H05B3/4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张飞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斜拉索用冬期防冰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斜拉索用冬期防冰机构,包括设置在斜拉索上的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内设置有热源,所述隔热套上延伸设置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保温管套设在斜拉索上,在实际使用时,在斜拉索的两端位置设置隔热套,以方便实施对保温管的安装,在保温管内设置加热丝,实施对加热丝的拉直支撑,当环境降低到冰点后,通过启动加热丝,能够有效放置斜拉索上产生的冰,确保桥梁的安全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桥梁斜拉索用冬期防冰机构。
背景技术
斜拉桥是将主梁用众多斜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斜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其中斜拉索是斜拉桥主要的承重和传力构件。
在斜拉桥运营过程中,我国中部及北部地区由于气候原因引起的(冻)雨雪、结冰等现象,易对桥梁的结构及通行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对于斜拉索而言,雨雪天气过后会有一部分雨雪留在拉索上面,温度低于0℃时则会结冰;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斜拉索积雪或结冰会改变斜拉索截面形状,从而改变其气动力特性,改变桥梁风致振动响应,威胁桥梁结构安全;另一方面在我国中部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在0℃附近),桥面温度还在0℃以上或者没有出现结冰现象,而靠近桥塔的拉索高空处已经处于0℃以下,留在拉索上面的雨雪凝结成冰,拉索表面结冰除了会对拉索结构产生破坏之外,同时拉索上凝结的冰块会受到气温上升、风吹或者拉索正常振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冰块从拉索上跌落,位置较高的冰块跌落时由于速度较大,会对桥面上正常行驶的车辆造成重大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连环交通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由此产生的公众舆论对社会稳定极为不利。
现有也有在斜拉索上设置防止冰的保温套,然而保温套在于斜拉索安装的过程中,保温套的倾斜上端与斜拉索之间容易产生缝隙,在冬日中,水流容易积存在保温套内,从而造成结冰现象;也有一部分在斜拉索上设置电加热丝,放置电加热丝除冰效果好,然而容易造成电加热丝的腐蚀,导致后期维护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斜拉索用冬期防冰机构,可有效实施对斜拉索的除冰,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的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斜拉索用冬期防冰机构,包括设置在斜拉索上的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内设置有热源,所述隔热套上延伸设置有保温管,所述保温管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保温管套设在斜拉索上。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隔热套套设在斜拉索的两端位置,所述隔热套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丝绕设在加热管外壁上。
所述加热管为金属管,所述加热管的外壁设置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沿着加热管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加热丝绕设在螺旋槽内。
所述保温管的一端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与隔热套的一端固定。
所述加热管内还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与加热管同心布置,所述安装管的一端设置有封闭盖,所述封闭盖与保温管的另一端构成盖合操作。
所述保温管的内壁设置有纵向槽,所述纵向槽沿着保温管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加热丝设置在纵向槽内。
所述保温管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盖体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段,所述盖体的内螺纹段与保温管的外螺纹段配合。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在实际使用时,在斜拉索的两端位置设置隔热套,以方便实施对保温管的安装,在保温管内设置加热丝,实施对加热丝的拉直支撑,当环境降低到冰点后,通过启动加热丝,能够有效放置斜拉索上产生的冰,确保桥梁的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77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