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蓝莓田诱虫除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49352.3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6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叶红林;邓德政;邓施阳;邢雪笠 | 申请(专利权)人: | 当阳市红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A01M1/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仇倩倩 |
| 地址: | 444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莓 田诱虫 除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莓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莓田诱虫除虫装置,包括:盒体,电机,诱虫机构,虫箱,气泵,连接管;所述盒体设置于虫箱上方;所述盒体上设置有虫孔;所述诱虫机构设置于盒体内部并与盒体的内壁贴合;所述电机设置于盒体上,其输出端与诱虫机构连接,并能带动诱虫机构在盒体内转动;所述连接管连通盒体与虫箱;所述气泵通过气管与连接管连通,并且在连通处设置有阻拦网。害虫受到引诱,从虫孔爬入盒体内部,气泵间断工作,将害虫吸入连接管并最后落入虫盒内,进行杀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诱虫灭虫效果良好,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莓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莓田诱虫除虫装置。
背景技术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起源于北美,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因果实呈蓝色,故称为蓝莓。蓝莓分两种,一种是低灌木,矮脚野生,颗粒小,含丰富花青素;第二种是人工培育蓝莓,果实较大,果肉饱满。
蓝莓在种植过程中容易生虫,人们通常采用喷雾器对其喷洒农药,因害虫的品种不同,对农药的抗性不同,通过喷洒农药进行驱虫后,会有个别害虫存活下来,从而自身对农药产生抗性,导致后续的驱虫效果下降;其次,害虫分布在植物的不同部位,在喷洒农药时存在盲区,农药对盲区部位的害虫作用较小,从而导致驱虫不彻底,并且在喷洒农药时,农药对人体伤害较大不利于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蓝莓田诱虫除虫装置,为了去除蓝莓田内的害虫,减少灭虫农药的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蓝莓田诱虫除虫装置,包括:盒体,电机,诱虫机构,虫箱,气泵,连接管;所述盒体设置于虫箱上方;所述盒体上设置有虫孔;所述诱虫机构设置于盒体内部并与盒体的内壁贴合;所述电机设置于盒体上,其输出端与诱虫机构连接,并能带动诱虫机构在盒体内转动;所述连接管连通盒体与虫箱;所述气泵通过气管与连接管连通,并且在连通处设置有阻拦网。
优选的,所述诱虫机构包括:转轴,直杆,毛刷,虫盘;所述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直杆阵列式的固定于转轴上;所述虫盘设置于直杆的端面上;所述虫盘为空心的无盖结构,其无盖面朝向盒体的虫孔所在面,虫盘内部设置有诱饵以及诱虫灯;所述毛刷设置于直杆上并延伸至盒体的内壁表面。
优选的,所述虫盘的底面和侧壁阵列式的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虫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虫箱内部分为放置区与集虫区;所述气泵设置于放置区内;所述连接管与集虫区连通。
优选的,在所述集虫区内部的连接管下方倾斜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下方设置有虫盒。
优选的,所述虫箱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固定于虫箱上表面,另一端连接盒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放置于蓝莓田内部,电机带动转轴,直杆,毛刷,虫盘缓慢旋转,害虫受到诱饵以及诱虫灯的引诱,从虫孔爬入盒体内部,有些会直接爬进虫盘内,而有些可能会爬到两根直杆之间,由于毛刷的存在,爬到两根直杆之间的害虫会被扫至连接管附近,而位于虫盘内的害虫会随虫盘转至连接管处;气泵间断工作,将害虫吸入连接管并最后落入虫盒内,虫盒内可以充入水,直接淹死害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诱虫灭虫效果良好,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诱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虫盘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当阳市红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当阳市红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93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办公椅椅脚
- 下一篇:一种镭雕天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