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印章机的电磁锁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48811.6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6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融天航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B41K3/62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刘永凡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印章 电磁 驱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印章机的电磁锁驱动电路,包括:开关三极管K1、MOS管T1、延时电路、反相器U1、MOS管T2和电磁锁LK,所述开关三极管K1基极输入脉冲信号、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MOS管T1的G极,且集电极经上拉电阻F1接电源电压VCC;MOS管T1的S极接电压VCC、D极接延时电路以及电磁锁LK正极,延时电路接反相器U1的输入端,反相器U1的输出端接MOS管T2的G极,MOS管T2的S极接地、D极接电磁锁LK负极,MOS管T1的导通控制电磁锁的得失电,并利用RC延时电路切换电磁锁的满载通电的过渡状态切换至小电流维持状态,减少电磁锁的电流消耗,从而延长供电时长,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章机电磁锁领域,尤其是用于印章机的电磁锁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印章的管理是各级政府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内控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传统依赖人工管理印章和盖章方式,易存在错盖乱用、多盖滥用、偷改盗用等风险,故采智能用印章机,结合硬件和各类相关操作软件,实现用章安全的智能化、安全化。
现有智能印章机采用电磁锁一键锁控,但是存在电磁锁工作时电流消耗大,故有效工作时间较短或有待延长。
通过本驱动电路,能使电磁锁工作电流减小一半,延长电池的工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印章机的电磁锁驱动电路,结构简单、使电磁锁工作电流减小,从而延长电池的工作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开关三极管K1、MOS管T1、延时电路、反相器U1、MOS管T2和电磁锁LK,所述开关三极管K1基极输入脉冲信号、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MOS管T1的G极,且集电极经上拉电阻F1接电源电压VCC;MOS管T1的S极接电压VCC、D极接延时电路以及电磁锁LK正极,延时电路接反相器U1的输入端,反相器U1的输出端接MOS管T2的G极,MOS管T2的S极接地、D极接电磁锁LK负极。
优选的,电磁锁LK的负极与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阴极,电磁锁LK的阴极还接电阻RS,电阻RS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反相器U1接电源电压VCC作为供电电压,且经过电容滤波。
优选的,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电阻RF、电容CF,电阻RF一端接MOS管T1的D极、另一端接电容CF以及反相器U1的输入端,电容CF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MOS管T1的D极接下拉电阻,且下拉电阻还与电容并联。
优选的,开关三极管K1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连接电阻,用于实现抗干扰,开关三极管K1集电极连接的上拉电阻F1还与电容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申请中,MOS管T1的导通控制电磁锁的得失电,并利用RC延时电路切换电磁锁的满载通电的过渡状态切换至小电流维持状态,减少电磁锁的电流消耗,从而延长供电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关于本专利申请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融天航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融天航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8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