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镍锌电池负极极片用铜带冲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47834.5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1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洋;刘海;赵会冬;周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淮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6 | 分类号: | B21D28/26;B21D4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李玉宁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负极 极片用铜带 冲孔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带冲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镍锌电池负极极片用铜带冲孔机构,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底端安装有冲孔组件,所述冲孔组件下方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位于冲孔组件两侧位置处安装有清理组件;所述冲孔组件包括有固定在横梁底端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底端固定有冲压头,所述底座顶端位于冲压头下方位置处通过第二液压缸连接有冲压台,所述冲压台外侧两端通过支撑柱转动套接有第一传动辊,所述支撑柱外侧位于第一传动辊上方位置处转动套接有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辊外侧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在带动铜带运动的同时还能进行废料的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带冲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镍锌电池负极极片用铜带冲孔机构。
背景技术
镍锌电池具有重量轻、功率大、循环寿命长、无污染及相对承办低的优点,可广泛用于绿色交通工具、动力工具等领域,但因该电池存在锌电极极易溶解、易变形及锌枝晶生长等缺陷,易引起电池内部短路,因此常常使用冲孔铜带作为电池负极极片,铜带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冲孔,现有的冲孔机构在冲孔后冲孔台上残留的废料需要进行清理,导致冲孔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镍锌电池负极极片用铜带冲孔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镍锌电池负极极片用铜带冲孔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镍锌电池负极极片用铜带冲孔机构,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底端安装有冲孔组件,所述冲孔组件下方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位于冲孔组件两侧位置处安装有清理组件;
所述冲孔组件包括有固定在横梁底端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底端固定有冲压头,所述底座顶端位于冲压头下方位置处通过第二液压缸连接有冲压台,所述冲压台外侧两端通过支撑柱转动套接有第一传动辊,所述支撑柱外侧位于第一传动辊上方位置处转动套接有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辊外侧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传动辊外侧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辊外侧一端固定有配合第一齿轮使用的第二齿轮。
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有滑动套接在底座顶端的滑块,所述滑块内部通过螺纹旋合套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外侧对称固定有第一安装块,所述螺杆外部一端套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内部滑动套接有第一连接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第二安装块内部一端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螺杆一端外部转动套接有第三安装块,所述第三安装块外侧中部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啮合套接有第一链条,且所述第一链条远离第一转轴一端与第一传动辊啮合连接,所述螺杆外部另一端套接有第四安装块,所述第四安装块内部滑动套接有第二连接杆,且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第四安装块内部一端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螺杆一端外部转动套接有第五安装块,所述第五安装块外侧中部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链条,且所述第二链条远离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二传动辊啮合连接,所述滑块顶端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刮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块内部滑动套接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位于第一安装块内部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远离第一驱动杆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第一安装块之间固定有挤压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块和第四安装块均与第一安装块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安装块和第四安装块外侧均固定有延伸到第一安装块内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开设有配合固定杆使用的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块和第四安装块底端均固定有第三驱动杆,所述第三驱动杆外部滑动套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端位于冲压台两侧位置处固定有废料箱。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块和第四安装块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安装块和第四安装块均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三安装块和第五安装块内部分别开设有配合第二安装块和第四安装块使用的长方体槽,所述螺杆外侧对应第二安装块和第四安装块位置处呈长方体状,所述螺杆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块之间位置处呈圆柱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淮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淮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7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干法地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车载智能物流机器人的双层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