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流道温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46802.3 | 申请日: | 2021-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95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依润特工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8 | 分类号: | B29C45/78;B29C45/73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流 温度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流道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控制仪、夹子、温度探针、温度传感器、固定环、移槽、马达、加热管、连接杆、齿轮、齿条;所述温度控制仪电路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连接温度探针,通过温度探针测得浇口套出口处熔料的温度后,经由温度传感器反馈到温度控制仪上的温度显示频;所述温度控制仪电路连接马达,所述马达横向连接齿轮,纵向连接加热管,通过转轴的作用,使得齿轮与连接的齿条啮合,再通过温度控制仪上的旋钮调节,使得马达可以在移槽上移动,进而实现加热管对溶胶通道的靠近与远离,实现对浇口套出口处溶胶温度的调节;该温度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具体为一种热流道温度控制装置,属于注塑领域。
背景技术
注塑产品经常出现不良缺陷,主要是因为溶胶在通道内冷却所致,如熔接痕和放射纹,熔接痕是由于来自不同方向的熔融树脂前端部分被冷却、在结合处未能完全融合而产生的。熔合出现在树脂合流之处。两股树脂流相遇时便会出现熔合。此时,两者的温度越低,熔合就越明显。由于熔合处的两股树脂流并不会相互混合,因此如果温度偏低,表层就会变厚,纹路很明显,而且强度也会降低,这是因为两者的粘合力变弱所致。而放射纹往往发生在当熔料进入到模腔内,流体前端停止发展的方向。它经常发生在大模腔的模具内,熔流没有直接接触到模壁或没有遇到障碍。通过浇口套后,有些热的熔料接触到相对较冷的模腔表面后冷却,在充模过程中不能同随后的熔料紧密结合在一起。除去明显的表面缺陷,放射纹伴随不均匀性,熔料产生冻结拉伸,残余应力和冷应变而产生,这些因素都影响产品质量。
溶胶在通道内冷却往往还造成通道填充不实等问题。但是,溶胶温度太高又可能会造成烧胶、有气泡或颜色变得不均匀等问题。可见对热流道溶胶通道内的温度控制十分重要。而现有的热流道系统一般都是在浇口套处设置加热装置,无法实现对通道内的溶胶进行温度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流道温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如何设置一种有效的结构,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流道温度控制装置无法实现对通道内的溶胶进行温度控制的问题,以及如何简单有效的控制浇口套出口处溶胶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热流道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控制仪、夹子、温度探针、温度传感器、固定环、移槽、马达、加热管、连接杆、齿轮、齿条,所述温度控制仪电路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连接有温度探针,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在夹子后端内侧,所述温度控制仪电路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固定环内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移槽,所述移槽不与溶胶通道接触,所述两侧的马达均滑动安装在移槽上,所述两侧的马达外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端连接有齿轮,所述移槽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齿条,所述齿轮和齿条啮合连接。
所述温度控制仪一侧设有第一电路插孔和第二电路插孔,所述第一电路插孔与温度传感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插孔与马达电路连接,所述温度控制仪设有温度显示频,所述温度控制仪设有旋钮。
所述夹子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通过销轴、扭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底端设有夹板螺栓,所述夹板螺栓与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夹子处在浇口套下部。
所述固定环上下两侧对称设有螺栓接口,所述固定环与发热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环下侧垂直安装有空腔。
所述齿轮中心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与连接杆外端固定连接。
所述进胶管道穿设于发热座,所述进胶管道与溶胶通道管道连接,所述溶胶通道下部连接有浇口套,所述浇口套和空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依润特工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依润特工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6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碳硫仪双碳双硫检测池
- 下一篇:一种河道治理用泥水分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