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板钻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43883.1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9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庄溢贤;谭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9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板 钻孔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板钻孔模具,包括基台,基台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有动力箱,动力箱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钻孔装置,支撑架的底板固定连接在动力箱顶部,支撑架的底板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两夹板之间的夹持区域位于钻孔装置的正下方,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夹持部搁置于底板面上,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下部穿过限位槽延伸到动力箱内,动力箱内安装有传动机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下部均与传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调节两夹板之间的距离使不同规格大小的塑料板都能被夹持,并且通过调节两夹板之间的距离也使塑料板能快速的从夹持件上取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加工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板钻孔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分为塑料成型模具和塑料钻孔模具,塑料钻孔模具是在成型完整的塑料板上进行钻孔操作,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对塑料板的需求。在对塑料板钻孔的过程中需要对塑料板进行夹持,由于大小的塑料模具的尺寸规格不一,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夹具来夹持钻孔,不同的规格夹具导致塑料板的制造成本升高,现有的钻孔夹具大小较为固定,并且夹持力度不够,使钻孔的过程中塑料板发生位置上的偏移,造成钻孔不够精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板钻孔模具,能够夹持不同尺寸的塑料板,并且具有足够的夹持力度,防止在钻孔的过程中塑料板发生位置上的偏移,提高钻孔的精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板钻孔模具,包括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钻孔装置,所述支撑架的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动力箱顶部,所述支撑架的底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之间的夹持区域位于钻孔装置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夹持部搁置于底板面上,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下部穿过限位槽延伸到动力箱内,所述动力箱内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在限位槽内移动的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下部均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箱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联轴器贯穿动力箱的侧壁延伸到动力箱内,所述第一夹持板下部横向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下方横向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传动杆螺接在第一螺孔上,所述第二传动杆螺接在第二螺孔上;在第一传动杆靠近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在第二传动杆靠近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联轴器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钻孔装置包括伸缩杆、第一电机和钻头,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顶板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所述钻头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电机下方的支撑板上安装有用于支撑第二电机的支撑墩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塑料板钻孔模具,将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下部穿过限位槽延伸到动力箱内,在两块夹持板的下部各螺接一条传动杆,通过在传动杆靠近第二电机的一端安装齿轮,并且在第二电机联轴器上安装一个第三齿轮与两条传动杆端部的齿轮啮合,当联轴器转动时,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带动两条传动杆旋转,传动杆旋转带动两块夹持板分别向内移动,对放在两块夹持板之间的塑料板进行夹紧,实现了对不同尺寸的塑料板进行夹持,并且具有足够的夹持力度,防止在钻孔的过程中塑料板发生位置上的偏移,提高钻孔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拆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未经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38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锁且直驱的非致命武器站
- 下一篇:五轴四动力头双向棘轮扳手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