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43200.2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6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赵艳 |
地址: | 22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使用 针刺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输液器,包括包装袋,所述包装袋内侧包括有医用输液贴,所述医用输液贴下侧放置有一次性止血带,所述一次性止血带后侧放置有一次性碘伏棉签,所述一次性碘伏棉签左侧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塑料瓶塞穿刺器,所述塑料瓶塞穿刺器下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下侧可拆卸连接有防针刺伤装置,所述防针刺伤装置下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形滴管,所述圆柱形滴管下侧安装有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下侧固定连接有静脉输液针。该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输液器,集成度好,输液准备时间短,可以有效的避免护士刺伤,和医疗污染导致的意外医疗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而常用的护理操作,我国约90%的住院患者要进行输液治疗,门急诊也有约30%患者要进行输液治疗,静脉输液占据了护士约80%的工作时间。
然而现有的输液器广泛地应用一次性钢针,但国内大量研究证明,护士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护士的双手上时常见到割伤、针刺伤等造成的伤口。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医院的护士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时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当患者输液结束后,护理人员要拔出静脉输液钢针,处理废弃头皮针。钢针拔出后会将废弃针插入输液软袋的瓶口上,插入的这个动作,钢针容易戳破手指流出血液而造成血行感染,引起针刺伤,同时也污染了输液软袋;在处理废弃针头时,需要用手拔出针头再用剪刀将针头和输液器分离,将针头置入锐器盒内,也增加针刺伤的风险。同时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前需要从不同地方取多种耗材,浪费大量不必要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输液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现有的输液器,增加针刺伤的风险、输液软袋被污染以及在紧急情况下,需要从不同地方取多种耗材,浪费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输液器,包括包装袋,所述包装袋内侧包括有医用输液贴,所述医用输液贴下侧放置有一次性止血带,所述一次性止血带后侧放置有一次性碘伏棉签,所述一次性碘伏棉签左侧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塑料瓶塞穿刺器,所述塑料瓶塞穿刺器下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下侧可拆卸连接有防针刺伤装置,所述防针刺伤装置下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形滴管,所述圆柱形滴管下侧安装有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下侧固定连接有静脉输液针。
优选的,所述包装袋为长方形透明袋状结构,所述医用输液贴有两组,所述一次性碘伏棉签有两组采用单独包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针刺伤装置呈盒状结构长度为五厘米,宽度为两厘米,高度为零点五厘米,所述防针刺伤装置上侧设置有护盖,所述护盖右侧固定连接有卡舌,所述卡舌有多组,所述护盖通过卡舌与防针刺伤装置相互卡合。
优选的,所述防针刺伤装置内侧安装有磁吸。
优选的,所述防针刺伤装置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输液管相互卡合。
优选的,所述静脉输液针上端安装有药液过滤器,所述静脉输液针外侧可拆卸连接有钢针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塑料瓶塞穿刺器外侧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瓶塞穿刺器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输液器,科学合理,使用便捷,能够大大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在穿刺静脉后,抽出钢针,将输液钢针靠近防针刺伤装置盒,针头将自行吸附到盒子中,再将盒子关闭,处于完全封闭状态。在处置间处理废弃针头时,可将防针刺伤装置盒直接取下,不必使用锐器分离,整个操作过程既能避免了血液的接触、有效避免血源性传染疾病的感染,也能使护士远离针尖扎伤的威胁,有效减少了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对临床职业防护起到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3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