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叠合板传料口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43125.X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5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蔡仁武;赵仕桥;方晨;施光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城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徐剑兵;林祥翔 |
地址: | 350500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叠合 板传料口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用于叠合板传料口的模具,包括槽体、上槽口加劲肋和下槽口加劲肋;所述槽体包括上槽口和下槽口,所述上槽口和所述下槽口相连通,所述上槽口用于作为混凝土浆液进入模具的通道,所述下槽口为阶梯状,所述下槽口用于对准叠合板传料口;所述上槽口加劲肋为多个,多个的所述上槽口加劲肋均设置在所述上槽口的内侧壁上,所述上槽口加劲肋用于加固上槽口;所述下槽口加劲肋为多个,多个的下槽口加劲肋均设置在所述下槽口的内侧壁上,所述下槽口加劲肋用于加固下槽口。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模具结构的稳定性,可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浆液从槽口中渗透出来,提高浇筑高叠合板的良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叠合板传料口的模具。
背景技术
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现有用于叠合板传料口的模具是一个具有上槽口和下槽口的槽体,混凝土浆液具有较大的重量,在灌浆的过程中容易使槽体变形或者破损。混凝土浆液容易沿模具侧边渗漏至下层楼面,污染下层楼面。模具没有加固结构,单薄的槽体中的上槽口和下槽口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变形,相继产生更大的缝隙,造成模具无法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叠合板传料口的模具,解决槽口容易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叠合板传料口的模具,包括槽体、上槽口加劲肋和下槽口加劲肋;
所述槽体包括上槽口和下槽口,所述上槽口和所述下槽口相连通,所述上槽口用于作为混凝土浆液进入模具的通道,所述下槽口为阶梯状,所述下槽口用于对准叠合板传料口,所述槽体的宽度从下槽口非阶梯状区域向上槽口逐渐增大;
所述上槽口加劲肋为多个,多个的所述上槽口加劲肋均设置在所述上槽口的内侧壁上,所述上槽口加劲肋用于加固上槽口;
所述下槽口加劲肋为多个,多个的下槽口加劲肋均设置在所述下槽口的内侧壁上,所述下槽口加劲肋用于加固下槽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槽口加劲肋的顶部和上槽口的顶部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上槽口加劲肋为两个,两个上槽口加劲肋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槽口加劲肋为两个,两个上槽口加劲肋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槽口加劲肋和所述下槽口加劲肋通过焊接设置在所述槽体上。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槽口的底部粘贴泡沫双面胶后,将下槽口对准叠合板预留的传料口,而后将混凝土浆液通过上槽口通入到模具中。阶梯状的下槽口便于后期叠合板植筋的补洞。混凝土浆液具有较大的重量,在灌浆的过程中容易使槽体变形或者破损。多个的上槽口加劲肋可以对上槽口进行加固,多个的下槽口加劲肋可以对下槽口进行加固,这增加模具结构的稳定性,可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浆液从槽口中渗透出来,提高浇筑高叠合板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槽体;
11、上槽口;
12、下槽口;
13、阶梯状;
2、上槽口加劲肋;
3、下槽口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城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城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431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安装空调支架焊合用焊烟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档案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