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出成型的多层抗延烧防火结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8954.9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3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勲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特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4;B32B5/24;B32B7/08;B32B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出 成型 多层 延烧 防火 结构件 | ||
本实用新型射出成型的多层抗延烧防火结构件包括支撑层以及两阻燃层。支撑层由多孔隙纤维织物所构成。支撑层具有第一面与相反于第一面的第二面。两阻燃层各由热塑阻燃高分子材料所构成。两阻燃层经射出成型而分别至少包覆支撑层的第一面与第二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结构件,特别是关于射出成型的多层抗延烧防火结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的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如高强度、低密度等,广泛应用于航太、铁路、机械制造、建筑等多个领域。而使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阻燃性,从而阻火延烧,是目前阻燃纤维复合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般来说,无机化合物是较有机化合物为更具耐燃、防火的材料,故一般由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都会使用无机化合物层做为面对火源的设计,以达防火的目的。
目前常见的多层阻燃结构,大多是以热压成型的方式形成板材,无法成型复杂的结构设计,如加强肋、螺丝柱等,导致其应用的范围及条件大幅受限。而另一种多层阻燃材料则是利用热固性复合材料涂布在无机板材(如硅酸钙板、不锈钢板等)上,通过无机板材的防火特性,可避免火焰烧穿,但热固性材料无法回收再使用,对环境造成负担。
因此,提供一种具有复杂结构设计,并具有优异的抗延烧防火特性,且能够有效回收与循环利用的结构件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出成型的多层抗延烧防火结构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的多层阻燃结构无法具有复杂的结构,且无法进行有效回收与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出成型的多层抗延烧防火结构件,包括支撑层以及两阻燃层。支撑层由多孔隙纤维织物所构成。支撑层具有第一面与相反于第一面的第二面。两阻燃层各由热塑阻燃高分子材料所构成。两阻燃层经射出成型而分别至少包覆支撑层的第一面与第二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热塑阻燃高分子材料为半结晶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复合物或非结晶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复合物。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孔隙纤维织物为短纤布、长纤布、编织纤维布、不织布、单方向纤维布、多轴多层织物、或上述的组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孔隙纤维织物的目数为介于100~5000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孔隙纤维织物由石墨纤维、石墨烯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硼氮纤维、氮化硅纤维、矿盐纤维、芳香系聚酰胺纤维、芳纶合成纤维、或上述的组合所构成。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热塑阻燃高分子材料包含有:聚酰胺,聚酰胺为尼龙6、尼龙66或其的组合,而聚酰胺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7.7至27.7%;润滑剂,润滑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2.5%;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2.5%;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1至2.5%;导热增强改质剂,导热增强改质剂中具有氧化镁,而导热增强改质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65至75%;以及阻燃剂,阻燃剂为磷氮无卤阻燃剂或卤素阻燃剂,阻燃剂所占重量百分比为7至12%。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射出成型的多层抗延烧防火结构件具有UL94-5VA的耐燃等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两阻燃层中至少一阻燃层于异于支撑层的一侧经射出成型形成有数个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肋。
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形成有数个第一肋的阻燃层经射出成型另形成有数个沿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肋,且数个第二肋与数个第一肋彼此交错连接。上述第一肋与第二肋结构有利于结构强度的提升进而增加防护的强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两阻燃层中至少一阻燃层于异于支撑层的一侧经射出成型形成有数个螺丝柱。该螺丝柱结构有利于本实用新型与其他结构件或是零件进行组装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特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耐特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8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