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络合废水的电催化氧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36397.7 | 申请日: | 2021-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1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亮;郑元武;毋浪鹏;余华东;金素素;李梦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拓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C02F1/72;B01D53/78;B01D53/68;C01B1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络合 废水 电催化 氧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络合废水的电催化氧化装置,所述装置由反应系统,回流系统,废气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回流系统,提高有机物与反应极板之间的传质效率,提升了废水处理效果,同时可有效避免电极板结垢的问题,处理后出水可实现达标放;本实用新型设有完整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避免了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此外,本实用新型为集成模块化装置,便于安装、拆卸和维护,操作方便易于工程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络合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络合废水的电催化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络合废水中络合剂稳定性高,采用传统投加氧化剂处理技术难以将其完全氧化破络,出水重金属无法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排放要求。若采取单独重捕剂处理工艺则可实现镍的达标排放,但锌无法满足排放要求,且成本较高。电催化氧化设备的氧化机理主要为阳极板与废水中有机物的界面氧化反应,属于固液反应的一种,有机物与阳极板之间的传质效率,对反应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处理络合废水时,络合物在高氧化电位电极的表面发生直接和间接氧化,转化为有机中间产物或者直接变成二氧化碳,使得强络合物转化为弱络合物或者去除。同时,废水中若有较多氯离子,在阳极能产生析氯反应,有效氯也能参与络合物氧化反应,但同时存在含氯废气溢出对环境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另外,通过阴极存在析氢过程而产生的氢氧根与重金属离子形成带正电的金属氢氧化物,并吸附沉积在阴极表面,会对处理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目前电催化氧化设备在处理络合废水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处理废水中络合物及盐分含量较高,传统电催化设备长时间运行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1)由于设备未集成化或者模块化,设备部件过多,使得设备在加工、组装、维护、检修时比较困难;(2)废水中的有机物与阳极板之间的传质效率低,造成设备处理废水效果不太理想,且阴极板容易出现结垢现象,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效果,如果采用底部曝气增加传质效果,又会产生大量气泡;(3)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极板的电催化作用,会有部分废气产生,废气主要为含氯气体,直排到空气中会严重影响操作环境,腐蚀附近设备。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电催化氧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基于处理络合废水的电催化氧化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模块化装置,可增加有机物与反应极板之间的传质效果,同时有效避免了电极板结垢问题,并且有完整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实现出水能够达标排放同时避免废气对环境和生命健康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处理络合废水的电催化氧化装置,该装置由反应系统,回流系统,废气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反应系统包括直流电源,一体化反应器和一体化电极,一体化反应器由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阀,进水泵,过滤器,反应器,第一出水管组成;所述第一进水管位于反应器下方,第一进水阀,进水泵,过滤器依次安装在第一进水管上,第一出水管位于反应器另一侧的上方;一体化电极由电极板,接线柱,盖板,电缆组成;所述电极板固定在盖板上,通过盖板将电极板密封于反应器内部,所述接线柱装在盖板另一侧,位于反应器上方,与盖板另一侧相对应的电极板连接,接线柱上还装有电缆;直流电源位于反应器外部,通过电缆与接线柱连接;
回流系统包括与第一出水管连接的第二进水管,安装在第二进水管上的第二进水阀,回流罐,回流管,安装在回流管上的回流泵和回流阀,第二出水管和安装在第二出水管上的出水阀,所述第二进水管和回流管分别在回流罐同侧的上、下方,第二出水管位于回流罐另一侧的上方;回流管出水端与反应系统的第一进水管连接;
废气处理系统包括位于回流罐上方的集气罩,进气管,进气管上安装的风机,气体密封罐,气体密封罐上方装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装有出气阀;所述进气管一端与集气罩顶部连接,另一端伸入气体密封罐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器为圆管形,采用不导电的绝缘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拓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拓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6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床尾部可拆卸的标本框
- 下一篇:一种喷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