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逆渗透系统的软垢防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35979.3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庄叶君;庄苏敏;李万强;肖达;王成;贺晨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苏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44;C02F1/48;C02F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42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渗透 系统 软垢防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逆渗透除垢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应用于逆渗透系统的软垢防堵装置,由软垢防堵组件,及分别与软垢防堵组件连接的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及分别与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连接的反渗透设备、过滤器,及设置在第一导水管上的第一阀门、水泵,及设置在第二导水管上的第二阀门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逆渗透系统的软垢防堵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现有逆渗透水处理的过程中水管所存在的结垢问题,实现快速、稳定和高质的阻垢软化作业,同时其设计合理,便于检修维护操作,使用寿命长,节约了水处理成本,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逆渗透除垢处理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逆渗透系统的软垢防堵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即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若用反渗透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卤水。
在逆渗透水处理的过程中水管存在结垢的现象,其出现的原因是水的硬度/酸碱度、饱和浓度、温度/温差、碰撞等,而如果不做好水垢处理逆渗透水处理管路将会堵塞或腐蚀的现象,进而增加运行成本,会给生产运营带来了很大麻烦。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逆渗透系统的软垢防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逆渗透系统的软垢防堵装置,解决现有逆渗透水处理的过程中水管所存在的结垢问题,实现快速、稳定和高质的阻垢软化作业,同时其设计合理,便于检修维护操作,使用寿命长,节约了水处理成本,实用性强。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逆渗透系统的软垢防堵装置,由软垢防堵组件,及分别与软垢防堵组件连接的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及分别与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连接的反渗透设备、过滤器,及设置在第一导水管上的第一阀门、水泵,及设置在第二导水管上的第二阀门组成;所述软垢防堵组件,包括导水管,及设置在导水管两端的进水口、出水口,及分别设置在进水口、出水口一端的进水法兰、出水法兰,及设置在导水管外壁的圆形保护壳,及设置在导水管外壁且位于圆形保护壳内的若干个合金磁力圈,及设置在导水管外壁且位于圆形保护壳内与若干个合金磁力圈相配合使用的感应线圈,及与感应线圈连接的接线板,及与接线板连接的控制线,及与控制线连接的感应线圈变频控制模块,其中,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分别与进水法兰、出水法兰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合金磁力圈、感应线圈、导水管、圆形保护壳的直径尺寸依次递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逆渗透系统的软垢防堵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现有逆渗透水处理的过程中水管所存在的结垢问题,实现快速、稳定和高质的阻垢软化作业,同时其设计合理,便于检修维护操作,使用寿命长,节约了水处理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逆渗透系统的软垢防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逆渗透系统的软垢防堵装置的软垢防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苏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苏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35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