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弹油棉分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29882.1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4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怀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福瑞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2 | 分类号: | A24F40/42;A24F4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6 | 代理人: | 谭露盈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弹油棉 分离 结构 | ||
烟弹油棉分离结构,它涉及电子烟领域。它包含芯子组件和油仓组件,所述油仓组件的烟弹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槽和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限位槽相连接,所述芯子组件包含铜套,铜套的下侧设置有进液通孔,铜套内套接有支架,支架的下端设置有芯子硅胶,芯子硅胶套接在芯子底座上,芯子底座的下侧插接有电极,芯子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挂耳,挂耳与限位槽及第二通孔相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密封圈外壁与烟弹底座内壁的紧密连接,来实现油棉分离,使得烟弹在客户使用前,油和棉是始终分开,完全可以杜绝漏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具体涉及烟弹油棉分离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一种以可充电锂聚合物电池供电驱动雾化器,透过加热油舱中的烟油,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
目前市场一次性换弹式电子烟都是雾化芯棉浸泡在烟油的方案,这就造成电子烟普遍存在的痛点,漏油问题,给客户非常差的体验感、客户投诉重点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烟弹油棉分离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油棉分离的结构方案,使得烟弹在客户使用前,油和棉是始终分开,完全可以杜绝漏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烟弹油棉分离结构,它包含芯子组件1和油仓组件2,所述芯子组件1插接在油仓组件2内,所述油仓组件2包含烟道3、油仓4、硅胶底座5、烟弹底座6、第一通孔7、沉孔8、硅胶塞9、磁铁10,烟道3位于油仓4的上端,烟道3与油仓4相连通,硅胶底座5的外壁与油仓4的内壁紧密连接,硅胶底座5的下侧与烟弹底座6的上侧相卡接,烟弹底座6上设置有第一通孔7和沉孔8,第一通孔7与沉孔8相连通,第一通孔7内设置有硅胶塞9,沉孔8内设置有磁铁10,所述烟弹底座6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槽11和第二通孔12,第二通孔12与限位槽11相连接,所述芯子组件1包含铜套13、进液通孔14、铜套密封槽15、铜套密封圈16、支架17、芯子硅胶20、芯子底座21、电极22、挂耳23,铜套13的下侧设置有进液通孔14,进液通孔14的下侧设置有铜套密封槽15,铜套密封槽15与铜套密封圈16相配合,铜套密封圈16的外壁与烟弹底座6的内壁紧密连接,铜套13内套接有支架17,支架17的下端设置有芯子硅胶20,芯子硅胶20套接在芯子底座21上,芯子底座21的下侧插接有电极22,芯子底座2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挂耳23,挂耳23与限位槽11及第二通孔12相配合。
所述铜套13的上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密封槽24,第一密封槽24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5,第一密封圈25的外壁与烟道3的内壁紧密接触。
所述第一通孔7的上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槽26,第二密封槽26与第二密封圈27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设备生产的时候,芯子组件1插接在油仓组件2内,挂耳23下侧与限位槽11端面相抵接,通过位于烟弹底座6的沉孔8向油仓4内注入烟油,当完成烟油的添加后,将硅胶塞9和磁铁10分别装入第一通孔7和沉孔8内,因为第二密封圈27的外壁和铜套密封圈16的外壁均与烟弹底座6的内壁紧密连接,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油仓4里的烟油流出进入铜套12内起到油棉分离的作用,第一密封圈25外壁与烟道3内壁紧密连接,防止烟油从烟道3流出;在使用时,消费者将芯子组件1逆时针旋转,当挂耳23与第二通孔12重合时,将挂耳23推入第二通孔12内,当铜套13的顶端与烟道3下端接触时停止推入,此时第二密封圈27解除与烟弹底座6的紧密连接,烟油与进液通孔相接触,使得烟油能够进入到铜管内,铜套密封圈16与烟弹底座6紧密连接,防止烟油流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密封圈外壁与烟弹底座内壁的紧密连接,来实现油棉分离,使得烟弹在客户使用前,油和棉是始终分开,完全可以杜绝漏油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福瑞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福瑞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29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