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道用球阀阀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21890.1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4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众合美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8 | 分类号: | F16K3/18;F16K3/30;F16K3/314;F16K27/04;F16K3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可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道 球阀 阀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道用球阀阀体结构,涉及球阀技术领域,包括阀门本体,所述阀门本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有推动杆,所述阀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该实用新型通过管道、螺纹块、螺纹杆、滑槽、第三固定块、圆盘、伸缩杆、滑块、推动杆、固定板、第一固定块、圆形轨道、连接板一系列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旋转螺纹杆经过一系列运动推动圆盘对管道的进出口进行阻断闭合或者打开,有效的提高了对水道等管口的快速控制和操作,具备良好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道用球阀阀体结构。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水道用阀门是对下水道进行阻断介质输送的一种装置,但是目前市场的现存阀体结构较为单一,密封性稍微欠缺,需要进行稍微完善,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水道用球阀阀体结构以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水道用球阀阀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道用球阀阀体结构,包括阀门本体,所述阀门本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有推动杆,所述阀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两个所述推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通过销轴与连接板的外表面相铰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贯穿阀门本体的内顶壁并延伸至阀门本体的外部,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伸缩杆,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形轨道,且伸缩杆与圆形轨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固定板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圆盘。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盘,且控制盘位于阀门本体的上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控制盘的设置安装,方便了对螺纹杆进行控制和操作。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圆盘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表面大于圆盘的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密封圈的设置安装,有效的加强了对管道阻断闭合时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本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底板,且底板位于圆盘的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底板的设置安装,方便了对圆盘下降后的支撑。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底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对称的挡块,且挡块位于圆盘的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挡块的设置安装,有效的提高了对挡块的阻断,避免挡块脱离指定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位于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卡块的设置安装,方便了后续对卡块进行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本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位于卡块的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固定块的设置安装,方便了对卡块进行卡接,进而使圆盘更加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众合美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众合美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21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