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反应釜内的挡流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08186.2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1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唐鹏举;孙江波;任明兴;陈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中(湖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尚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0 | 代理人: | 钱星合 |
地址: | 4317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反应 板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釜内的挡流板结构,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圈,且导流筒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旋管,导流旋管为螺旋状,导流筒的圆周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架,固定底架的顶部外壁开有旋转槽,旋转槽的圆周内壁插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的形状为倒立空心锥形,导流筒的圆周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支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挡流的功能,流体在经过顶板时会自动进行限流,并且在进入导流旋管时会顺着导流旋管的旋转方向顺流下,流体带动转动叶和旋转杆旋转,从而再次减小流体流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反应釜内的挡流板结构。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
目前在反应釜的反应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流体在进入反应釜中流速过快而导致反应很剧烈,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还可能会对反应釜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反应釜内的挡流板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反应釜内的挡流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反应釜内的挡流板结构,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圈,且导流筒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旋管,导流旋管为螺旋状,导流筒的圆周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架,固定底架的顶部外壁开有旋转槽,旋转槽的圆周内壁插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板,且顶板的形状为倒立空心锥形,导流筒的圆周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支架,支架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圆周内壁与转动杆的圆周外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挡板。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搅拌叶,且搅拌叶的另一端外壁与导流旋管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导流筒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料筒,且出料筒的两侧内壁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杆。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转动叶,且转动叶的形状为半圆形,转动叶的另一端外壁外壁与出料筒的圆周内壁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顶圈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挂钩。
优选的,所述导流筒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回流导管,且回流导管呈螺旋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导流筒、导流旋管、转动杆、顶板、挂钩、旋转杆和转动叶,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此装置时,可以直接将挂钩挂于反应釜内壁,方便后续对反应釜内进行挡流,此时可以直接将流体排放于导流筒内,流体在经过顶板时会自动进行限流,并且在进入导流旋管时会顺着导流旋管的旋转方向顺流下,实现了自动挡流的功能,流体在流经转动叶时,会带动转动叶和旋转杆旋转,从而再次减小流体流速,防止流体速度过快进入反应釜内而造成反应太过剧烈。
2.通过设置的挡板、固定底架、套筒和搅拌叶,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此装置时,流体在直接进入导流筒时,会对挡板进行冲击,从而带动转动杆以及搅拌叶进行旋转,使流体能更加顺应着导流旋管旋转方向进行流淌,防止出现流体直接冲击导流旋管而造成的流速过快,导流旋管失去效果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中(湖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中(湖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8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效提高防护口罩气密性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