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术后病人的辅助起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96140.3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潘海燕;王姚娜;李寒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王银炯 |
地址: | 316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术后 病人 辅助 起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术后病人的辅助起床装置,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圆柱体、涡卷弹簧、拉绳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边和第二夹板的一侧边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夹板的另一侧边和第二夹板的另一侧边可拆卸连接,所述圆柱体固设在第一夹板的上方,所述圆柱体内设有圆柱腔,所述圆柱体的前侧面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圆柱腔内设有固定轴,所述涡卷弹簧的内端固设在固定轴上,所述拉绳缠绕在涡卷弹簧上,所述拉绳的内端与涡卷弹簧的外端固连,所述拉绳的外端穿过第三通孔伸出圆柱体外且端部固连有拉环,所述固定机构能够限定拉绳伸出第三通孔的长度。本实用新型能够辅助术后病人起床,拆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术后病人的辅助起床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病人在术后返回病房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以开始进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当病人需要坐起锻炼时,要依靠上半身的肌肉运动和手臂的支撑,如果用力不当会撕裂伤口,造成巨大的疼痛,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看护人员能辅助病人起床以及放倒病人,但是不能达到让病人自己进行早期锻炼的目的,再加上还存在看护不足的问题,因此一些医院就想出了在病床尾部的栏杆上缠绕拉绳,根据病人上半身到床尾的距离,设置拉绳的长度,当病人需要起床时,两个手拉近拉绳,依靠手臂的力量辅助自己起床,避免动用上半身的肌肉,导致伤口撕裂,减效不必要的疼痛。
由于病人的体型差距较大,需要根据不同的病人设置拉绳的长度,为了确保使用安全,需要将拉绳牢牢的固定在病床上,但是在没有病人时,为了不影响美观,又需要将固定的拉绳拆除,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术后病人的辅助起床装置,能够辅助术后病人起床,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术后病人的辅助起床装置,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中部呈半圆环状,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边和第二夹板的一侧边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夹板远离第一铰接轴的一侧和第二夹板远离第一铰接轴的一侧可拆卸连接;
圆柱体,所述圆柱体通过连接柱固设在第一夹板的上方,所述圆柱体的轴向和第一铰接轴的轴向一致,所述圆柱体内同轴设有圆柱腔,所述圆柱体的前侧面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圆柱腔相连通;
涡卷弹簧,所述圆柱腔内同轴设有固定轴,所述涡卷弹簧的内端固设在固定轴上;
拉绳,所述拉绳缠绕在涡卷弹簧上,所述拉绳的内端与涡卷弹簧的外端固连,所述拉绳的外端穿过第三通孔伸出圆柱体外且端部固连有拉环;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圆柱体的前侧面上,所述固定机构能够根据需要限定拉绳伸出第三通孔的长度。
上述的一种用于术后病人的辅助起床装置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竖直固设在圆柱体的前侧面上,所述矩形框内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正对第三通孔;
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设在穿孔内,所述固定块位于第三通孔下方;
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通过滑动结构沿矩形框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穿孔内,所述活动块位于固定块的正上方;
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活动块上,所述限位结构能够改变活动块和固定块之间的距离,并将活动块固定住。
上述的一种用于术后病人的辅助起床装置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开设在矩形框的上侧面上;
第二蝶形螺栓,所述第二蝶形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内,所述第二蝶形螺栓的下端延伸至穿孔内且端部与活动块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医院,未经舟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96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防冻阀
- 下一篇:血液科血液样品用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