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端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75959.1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5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潘昌雄;萧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2/70;H01R13/11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段海洋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端子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组件,该组件包括一个盖和至少一个接线单元;盖上设有插孔;接线单元包括盒及设于该盒的引脚架、V型弹片、手柄和铆钉,盒的内面设有腔及与盖上的插孔相对应的插柱、外面设有与其内面的插柱相对应的插孔、侧部设有连通腔和外界的进线孔;将一个接线单元通过其盒上的插柱插接固定于盖上的插孔内,以组成单个接线端子;将多个接线单元通过各自盒上的插柱依次插接固定于盖上及先组装好的接线单元的盒上的插孔内,以组成接线排。本实用新型接线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组件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传统PCB接线端子组件需手动绕接电线,存在操作不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接线更方便的PCB接线端子组件。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接线端子组件,包括一个盖和至少一个接线单元;盖上设有插孔;接线单元包括盒及设于该盒的引脚架、V型弹片、手柄和铆钉,盒的内面设有腔及与盖上的插孔相对应的插柱、外面设有与其内面的插柱相对应的插孔、侧部设有连通腔和外界的进线孔;将一个接线单元通过其盒上的插柱插接固定于盖上的插孔内,以组成单个接线端子;将多个接线单元通过各自盒上的插柱依次插接固定于盖上及先组装好的接线单元的盒上的插孔内,以组成接线排。
引脚架包括横板、设于横板中部两侧顶面的两根形杆、设于两根形杆顶部的L形扣、以及相距立设于横板底面的两根引脚;该引脚架设于进线孔正内侧的腔内,其横板贴设于腔的内底壁,其横板的前端插接于进线孔对面侧的腔壁所设的插槽内,其两根形杆均向进线孔一边俯弯,其顶部L形扣插接支顶于腔内顶壁所设的阶梯槽内,从而固定连接于盒;该引脚架的两根引脚沿腔底部所设的通孔露出盒下方。
V型弹片V头正对进线孔地设于横板和L形扣之间,其下V臂贴合于横板顶面,并通过该臂前部所设的挂孔与横板上对应设置的凸包相挂接,从而固定连接于引脚架,其上V臂端部向上弹性支顶L形扣的横臂端部底面所设的接线槽;
手柄的下端Y形分叉以形成两条叉臂,其两条叉臂分别沿盒顶部所设的两个臂孔探入腔内,并通过两条叉臂内侧所设的轴旋转连接于臂孔侧壁所设的轴孔内;两条叉臂的前端分别落在V型弹片的上V臂顶面所设的槽口内,以用于将V型弹片的上V臂压离L形扣。
作为优选方案,盖和盒上还对应设有扣孔,盒的内面还设有与扣孔相扣接、以用于防止组件受力而散开的卡扣。
作为优选方案,盒的顶部还设有连通阶梯槽和外界且直通L形扣横臂的探测孔。
本实用新型接线无需手动绕接电线,只需扳动一下手柄即可,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某一角度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图2局部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参照图1-5:
接线端子组件,包括一个盖10和至少一个接线单元20。
盖10上设有插孔1和扣孔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5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角仪用治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林业技术种植的远程无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