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投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75444.1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0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罗立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立煌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29/70;F21V21/1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6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光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光灯,包括主灯体、后盖以及固定架;所述后盖匹配设置在所述主灯体后部;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主灯体外表面;主灯体与后盖外表面设有多条互不相交的散热筋条,所述散热筋条在主灯体与后盖的连接处抵靠压接;在所述后盖后部,相邻所述散热筋条之间保持有间隔。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后盖后部,相邻所述散热筋条之间保持有间隔,空气经过散热筋条时不受阻碍,流动性提高,更快带走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光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投光灯多采用LED光源,其优点是照明亮度够,不足之处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大,对散热的要求高。现有投光灯多是在圆柱形灯体侧面设置散热筋条进行散热,但仍然不足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光灯,旨在进一步提升投光灯的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投光灯,包括主灯体、后盖以及固定架;所述后盖匹配设置在所述主灯体后部;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主灯体外表面;主灯体与后盖外表面设有多条互不相交的散热筋条,所述散热筋条在主灯体与后盖的连接处抵靠压接;在所述后盖后部,相邻所述散热筋条之间保持有间隔,以增强空气经过散热筋条时的流动性,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散热筋条在所述后盖后部呈两侧间距大于中部间距的形式排列。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后盖与所述主灯体使用相互匹配的凸起与凹槽插拔连接;所述凸起的顶端宽度不大于所述凸起的侧面高度的50%。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凸起与凹槽呈互相匹配的曲线延伸。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固定架呈凹字形,且所述固定架两端与所述主灯体两侧铰接;所述固定架在凹字形中段设有安装通孔和C形通槽,所述C形通槽以所述安装通孔为圆心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主灯体、后盖与固定架为不锈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后盖后部,相邻所述散热筋条之间保持有间隔,空气经过散热筋条时不受阻碍,流动性提高,更快带走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2)散热筋条在所述后盖后部呈两侧间距大于中部间距的形式排列,这样空气受散热筋条限制,从一侧往中间流动时因为间距收窄流速提高,增强后盖上散热筋条的散热性能。
3)后盖与所述主灯体使用相互匹配的凸起与凹槽插拔连接;所述凸起的顶端宽度不大于所述凸起的侧面高度的50%。这样使后盖与主灯体接触面积增大,主灯体的热量能更快的传输到后盖,后盖能帮助主灯体散发更多的热量。
4)所述凸起与凹槽呈互相匹配的曲线延伸。进一步增加了后盖与主灯体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性能。
5)所述固定架呈凹字形,且所述固定架两端与所述主灯体两侧铰接;所述固定架在凹字形中段设有安装通孔和C形通槽,所述C形通槽以所述安装通孔为圆心设置。一方面灯体两侧与固定架铰接,使灯体可以在垂直方向旋转,另一方面通过安装通孔与C形通槽的配合,可以使主灯体在水平方向旋转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投光灯侧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投光灯后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投光灯仰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凸起与凹槽连接处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其中,1:主灯体;2:后盖;3:固定架;4:散热筋条;5:安装通孔;6:C形通槽;7: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立煌,未经罗立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75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