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瓦联动装置、智能开启装置及多级压裂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69686.X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1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冯权和;曾琦军;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维锐泰达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晓华 | 
| 地址: | 610399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动 装置 智能 开启 多级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井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卡瓦联动装置、智能开启装置及多级压裂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联动装置主体上的第一卡瓦组件和第二卡瓦组件;所述第一卡瓦组件包括卡瓦驱动部件和第一卡瓦;所述第二卡瓦组件包括第二卡瓦,所述第一卡瓦驱动所述第二卡瓦展开并保持展开状态,所述第二卡瓦伸出所述联动装置主体的表面。在第一卡瓦组件中的第一卡瓦展开后,即使没有完全展开,只要其部分展开,当第一卡瓦运动到滑套的限位位置时,第一卡瓦驱动所述第二卡瓦展开并伸出所述联动装置主体的表面。也就是说借助第一卡瓦的推力确保了第二卡瓦的有效开启,避免了卡瓦的展开失败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井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卡瓦联动装置、智能开启装置及多级压裂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封隔器+滑套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井下工具中,滑套是核心的部件之一,滑套的开启方式将对井筒结构和地面设备的结构、压裂施工的时间和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
压裂滑套开启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投球开启,由井口投球,待其落到滑套位置后,向油管加压,液压推动压裂球开启滑套。投球的工序简单,开启可靠,但压裂管柱上的滑套通径沿着根端到趾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在大排量压裂施工时,趾端的滑套会对压裂液产生显著的节流作用,使得地面压裂设备工况恶化,所以分段压裂的级数将受到限制。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出现了内部有挠性球座的滑套,此类滑套中的球座往往被做成分瓣式或者开口式的,分瓣球座的通径比压裂球的直径大,依靠流体力压缩挠性球座使之成为完整球座,并开启滑套。这种工具的缺点是结构较复杂,液压反馈管线暴露在井筒中,易受损伤。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型的电控滑套,其中这种滑套主要功能部件是电子控制器和电动执行机构,要实现滑套的开启,必须用电动执行机构推动滑套的移动,现有的是电动执行机构中的卡瓦或者卡爪从电动执行机构中弹出,然后卡瓦或者卡爪与滑套限位接触,进而推动滑套开启;现有的卡瓦卡爪开启方式基本上都是用释放弹簧的方式,由于电动执行机构在井下的速度较快会造成卡瓦开启不完全,使得滑套开启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卡瓦联动装置、智能开启装置及多级压裂智能控制系统,以提高电动执行机构的卡瓦在进下展开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瓦联动装置,包括:
设置在联动装置主体上的第一卡瓦组件和第二卡瓦组件,所述联动装置主体的一端为下井方向的前端,所述第一卡瓦组件设置在所述联动装置主体的一端;
所述第一卡瓦组件包括卡瓦驱动部件和第一卡瓦,所述卡瓦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卡瓦展开并保持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卡瓦伸出所述联动装置主体的表面;
所述第二卡瓦组件包括第二卡瓦,所述第一卡瓦驱动所述第二卡瓦展开并保持展开状态,所述第二卡瓦伸出所述联动装置主体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卡瓦组件设置在所述联动装置主体的一端,也就是第一卡瓦组件中的第一卡瓦会先展开,只要第一卡瓦展开后,在第一卡瓦受到联动装置主体轴向上的推力,通过所述第一卡瓦驱动所述第二卡瓦展开并伸出所述联动装置主体的表面。在第一卡瓦组件中的第一卡瓦展开后,即使没有完全展开,只要其部分展开,当第一卡瓦运动到滑套的限位位置时,第一卡瓦驱动所述第二卡瓦展开并伸出所述联动装置主体的表面。也就是说借助第一卡瓦的推力确保了第二卡瓦的有效开启,避免了卡瓦的展开失败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卡瓦驱动部件包括中心杆和拉伸性弹力部件;
所述拉伸性弹力部件的一端与所述联动装置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拉伸性弹力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杆的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维锐泰达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维锐泰达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696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