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气流纺纱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61834.3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2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阳市天丝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4/38 | 分类号: | D01H4/38;D01H4/08;D01H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1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气流 纺纱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气流纺纱设备,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气流纺纱机本体,所述安装箱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侧壁设有绕纱轮,所述绕纱轮两端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相背一端外侧壁均与安装框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顶部设有清理机构,所述安装箱内侧壁设有导纱机构,所述安装箱内侧壁连接有收集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板和安装块上的第一清理毛刷和第二清理毛刷对绕纱轮上的纱线避免附着的短绒和粉尘进行清理,提高纱线质量,进而提高纺织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流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气流纺纱设备。
背景技术
气流纺纱一种新型纺纱生产方式,气流纺工作原理与环锭纺完全不同,它是依靠喂给罗拉与给棉板的握持将条子积极向前喂给,经分梳辊分梳成单纤维,由于纺杯内形成真空,迫使外界气流从补风口和引纱管补入,从而携带分梳后的单纤维通过棉管进入纺杯,形成凝聚须条,引纱通过引纱管时被吸入凝聚槽内与须条联接,纺杯高速回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引纱纱尾贴附于凝聚槽面,被握持加捻成纱,然后经阻捻盘和引纱管引出,卷成筒子,该产品与普通环锭纺纱相比较,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棉纱适应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棉纺织品加工。
现有的纺纱设备机器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飞花、粉尘及短绒等,这些飞花、粉尘及短绒等杂质长期积攒堆积在纺纱机上影响纺纱机的散热等,更对现场工作的劳动者带来身体健康的危害,同时纱线上附着大量粉尘和短绒,影响纺织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纺纱设备工作运转时飞絮飘散影响工作环境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效气流纺纱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气流纺纱设备,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气流纺纱机本体,所述安装箱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侧壁设有绕纱轮,所述绕纱轮两端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相背一端外侧壁均与安装框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顶部设有清理机构,所述安装箱内侧壁设有导纱机构,所述安装箱内侧壁连接有收集机构。
优选地,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与安装框内顶部固定连接的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伸缩杆外侧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安装框内顶部和安装板顶部接触,所述安装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清理毛刷,所述第一清理毛刷与绕纱轮外侧壁接触。
优选地,所述导纱机构包括与安装箱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导纱管,所述导纱管顶部和底部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内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多个滚珠,所述导纱管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相对一端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清理毛刷。
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与安装箱内底部固定连接的收集箱,所述安装箱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顶部与安装箱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部贯穿分隔板并连接有吸尘罩,所述连接管外侧壁设有气泵。
优选地,所述分隔板靠近气流纺纱机本体一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风扇。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呈弧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安装板和安装块上的第一清理毛刷和第二清理毛刷对绕纱轮上的纱线避免附着的短绒和粉尘进行清理,提高纱线质量,进而提高纺织产品质量。
2、通过风扇将安装箱内的飞花、粉尘及短绒等吹起,同时配合气泵将飞花、粉尘及短绒等通过吸尘罩吸入连接管内,再由连接管进入收集箱内,从而对飞花、粉尘及短绒等进行集中收集,进而便于进行集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气流纺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阳市天丝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枣阳市天丝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61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