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斑鳜人工饵料驯食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20254130.3 申请日: 2021-01-29
公开(公告)号: CN214801728U 公开(公告)日: 2021-11-23
发明(设计)人: 田田;王茂元;胡振禧;薛凌展;黄洪贵;何国森;黄柳婷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3/00 分类号: A01K63/00;A01K63/04;A01G31/02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陈方淮;蔡学俊
地址: 350002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人工 饵料 系统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斑鳜人工饵料驯食系统,包括驯化池,所述驯化池的池底设置有排污口,驯化池内设置有具有简易过滤槽和水生植物的植物浮床,驯化池上还设置有气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包括均匀交错安装在驯化池内的气提管和曝气盘。该斑鳜人工饵料驯食系统可有效提高斑鳜驯食成功率,缩短驯食周期,提高苗种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斑鳜人工饵料驯食系统。

背景技术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鳜属(Siniperca),俗称黑鳜、肉鳜、褐鳜、岩鳜等,外形似鳜,头部有黑色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黑点斑,似中国古时候“铜钱”斑,体褐色,腹部黄白。斑鳜喜欢栖息在深潭、岩缝、石隙中,属凶猛肉食性鱼类,自然界以小鱼小虾为食。斑鳜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丰富,素有“淡水石斑”美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出口创汇鱼类之一。

目前国内斑鳜苗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已经获得突破,并在网箱和池塘养殖中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因斑鳜的食性特点,现阶段我国斑鳜人工养殖仍以投喂鲜活饵料鱼为主,成本高,产量低,而且投喂过程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带入病原造成鱼体发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斑鳜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因此,开展斑鳜苗种驯食技术研究,驯化其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是突破斑鳜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在斑鳜苗种转料驯化过程中,因水体自净能力差,极易造成水中悬浮物增多,水质恶化,最终影响苗种的驯食效果,甚至影响苗种的健康。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通常在驯食阶段采取加大换水量的方法解决,但这不仅容易使苗种产生应激性,大量养殖污水的排放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开发斑鳜苗种人工驯食技术研究意义重大,而目前国内还未见有专门用于斑鳜苗种的人工饵料驯食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斑鳜人工饵料驯食系统,该斑鳜人工饵料驯食系统可有效提高斑鳜驯食成功率,缩短驯食周期,提高苗种存活率,降低驯食期养殖废水排放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斑鳜人工饵料驯食系统,包括驯化池,所述驯化池的池底设置有排污口,驯化池内设置有具有简易过滤槽和水生植物的植物浮床,驯化池上还设置有气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包括均匀交错安装在驯化池内的气提管和曝气盘。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口上设置有防逃网,排污口经排污管与总排污管相连,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支管,所述排污支管的出水端与简易过滤槽的进水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驯化池为方形、椭圆形或圆形,驯化池的池底为锥形;所述排污支管呈“7”字型,排污支管上设置有供气软管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浮床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的四周经连接绳与驯化池固定连接,所述简易过滤槽安装于框架主体的中部,所述水生植物定植于框架主体内并位于简易过滤槽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主体内设置有上、下两层聚乙烯载体网,所述水生植物人工定植于框架主体的上层聚乙烯载体网上。

进一步地,所述简易过滤槽包括槽身,所述槽身内设置有填料层,所述槽身的内部设有溢流孔,槽身的一侧上端设置有高于填料层的进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生物棉层、生物滤材层和生物刷层。

进一步地,所述槽身两侧各设置有卡槽,所述水生植物为根系发达的蔬菜或花卉。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装置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经供气主管连接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经充气软管分别与气提管、曝气盘及排污支管相连接,所述气提管和曝气盘沿驯化池的池壁并靠近池底的位置均匀交错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气提管呈“7”字型,气提管的进水管经固定端垂直固定在距离池底10~15cm的位置,气提管的出水管与进水管通过U型弯管连接,并与驯化池的池壁内侧相平行;所述充气软管自气提管的进水管入口伸入气提管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4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