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空气系统一体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41337.7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1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科(苏州)通风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3/044 | 分类号: | F24F3/044;F24F3/16;F24F8/10;F24F12/00;F24F13/30;F24F13/28;F24F11/89;F24F11/52;F24F110/10;F24F110/70;F24F110/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川律师事务所 11643 | 代理人: | 张超 |
| 地址: | 2153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系统 一体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空气系统一体机,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包括:通风系统、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包括左、右方向上相互独立的新风舱和排风舱,所述新风舱位于所述排风舱的左侧;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设置于新风舱的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排风舱的第二换热器、四通阀、节流装置和压缩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全空气系统一体机的工作状态,所述检测模块用于监测室内参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制冷系统的第一换热器置于新风舱,第二换热器置于排风舱,在进行制热或制冷状态下,将排风舱中的余热或余冷补充室内的冷热需求,大幅降低了热交换的能量消耗,从而有效降低全空气系统一体机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空气系统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单向流除湿机,风量小,除湿效果和新风效果不佳,功能单一。为改善上述缺点,人们开发出了风量大,集除湿、制冷、制热、新风和除霾为一体的全空气系统一体机。但上述空调一体机存在耗能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全空气系统一体机耗能过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全空气系统一体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空气系统一体机,包括:
通风系统、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通风系统包括左、右方向上相互独立的新风舱和排风舱,所述新风舱位于所述排风舱的左侧;
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设置于新风舱的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排风舱的第二换热器、四通阀和压缩机;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控制全空气系统一体机的工作状态,所述检测模块配置为监测室内参数,所述通信模块配置为与远端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舱朝向室外的一端设置有室外新风口和室内回风口,朝向室内的一端设置有室内送风口;所述新风舱靠近室外新风口和室内回风口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一换热器;所述新风舱的中部设置有压缩机和四通阀,所述新风舱靠近室内送风口的一端设置第一风机;
所述排风舱朝向室内的一端设置有室内进风口,朝向室外的一端设置有室外排风口,所述排风舱靠近室外排风口的一端设置第二换热器,所述排风舱靠近室内进风口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三过滤器和第二风机。
优选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均为直流风机。
优选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为粗效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为高效过滤器,所述第三过滤器为中效过滤器。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和用于检测新风舱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室内送风口处,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室外新风口附近,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的检测灵敏度不小于150ppm,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检测灵敏度为2-9℃。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PM2.5浓度的PM2.5传感器,所述 PM2.5的检测灵敏度不小于150μg/m3。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全空气系统一体机的工作状态。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采用触屏交互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将制冷系统的第一换热器置于新风舱,第二换热器置于排风舱,在进行制热或制冷状态下,将排风舱中的余热或余冷补充室内的冷热需求,大幅降低了热交换的能量消耗,从而有效降低全空气系统一体机的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科(苏州)通风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恩科(苏州)通风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1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