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织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31701.1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2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祝海;李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雪莎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切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织切割装置,涉及生物实验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织切割装置包括:旋转驱动件、固定轴和刀片阵列,刀片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刀片,至少两个刀片安装于固定轴,并沿固定轴的轴向设置,旋转驱动件与固定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固定轴带动刀片绕固定轴的轴线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织切割装置缓解了相关技术中机械分解组织费时费力,细胞得率少,活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织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原代细胞培养是指从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中分离细胞进行培养。和细胞系相比,原代培养的细胞离体时间短,更充分地保留了原有细胞的遗传性状和基本性质,可以更准确地模拟体内状态并产生更具生理学意义的实验数据。原代细胞广泛应用于基础生物学和生物医学、药学研究各领域,对原代细胞培养方法的探索和改进从未停止。
原代细胞的培养总体上分为取材、分离、培养和维持四大步骤,其中第二步组织细胞的分离是关系到原代细胞培养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步骤,目前其主要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机械分解、酶分解和原代外植体技术,其中,机械分解技术是利用手术剪或手术刀将组织切碎或切片,再辅以筛网、注射器针头、吸管等工具,利用机械剪切力将组织中的单个细胞分离出来,传统的机械分离相对简单,常用于软组织的分解,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无法分离出极小极薄的组织块,且操作过程中人工操作刀剪产生的剪切力和摩檫力容易导致细胞损伤,以致细胞得率和存活率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织切割装置,以缓解相关技术中机械分解组织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织切割装置包括:旋转驱动件、固定轴和刀片阵列,所述刀片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刀片,至少两个所述刀片安装于所述固定轴,并沿所述固定轴的轴向设置,所述旋转驱动件与所述固定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固定轴带动所述刀片绕所述固定轴的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的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的刀刃与所述刀片的中部相对,或者,所述刀片的刀刃与所述刀片的端面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固定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摇柄,所述摇柄安装于所述固定轴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组织切割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固定轴的轴向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固定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刀片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包括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固定轴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均包括卡扣,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固定轴。
进一步地,所述组织切割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固定轴靠近于所述旋转驱动件的端部设有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固定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刀片位于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刀片之间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相邻的所述刀片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织切割装置包括:旋转驱动件、固定轴和刀片阵列,刀片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刀片,至少两个刀片安装于固定轴,并沿固定轴的轴向设置,旋转驱动件与固定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固定轴带动刀片绕固定轴的轴线转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织切割装置切割组织块时,通过旋转驱动件驱动固定轴带动刀片绕固定轴的轴线转动,操作人员用镊子或其他工具递送组织块缓慢接近刀片阵列,或将刀片阵列缓慢靠近固定的组织块,当组织块与刀片阵列接触时,多个刀片上的刀刃将组织块切割成细小薄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31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