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外壳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23878.7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9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付方凯;李登科;朱圣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11 | 分类号: | H01M50/211;H01M50/244;H01M50/271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艾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外壳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外壳组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侧板和端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为由顶面和侧面组成的U型板,所述侧板上下两边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侧面配合的焊接槽,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和侧板通过焊接围成柱状体,所述端板焊接于的柱状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组装方便,能够减小焊缝承受应力,提高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外壳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软包电池成组一般所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将一定数目的软包电池置于一个形状类似盒子或者箱子的模组外壳内,然后再将软包电池的极耳进行串联或者并联连接,这个模组外壳的大小要大于软包电池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多个软包电池叠加而形成的厚度,最终的总的极耳(集流体)延伸出模组外壳。这样便构成一个软包电池模组,然后再将多个软包电池模组组合构成软包电池包。
现有技术中,软包电池模组外壳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加工成型:一、各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此种方式中螺栓连接的模组外壳整体强度不高,且装配繁琐不利于自动化。二、全部采用拼接焊的方式;此种方式中,由于软包电池充电会膨胀,因此焊缝承受较大的膨胀力,对焊缝质量要求高,焊缝易受膨胀力而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能够减小焊缝承受应力,提高安全可靠性的软包电池模组外壳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外壳组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侧板和端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为由顶面和侧面组成的U型板,所述侧板上下两边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侧面配合的焊接槽,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和侧板通过焊接围成柱状体,所述端板焊接于的柱状体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的边缘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豁口。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边缘向外突出有定位角,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角匹配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槽的拐角加工有第一退刀槽。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的内侧面上下两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抵接所述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表面与所述端板端面之间的距离与上盖板的厚度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与所述端板连接的拐角处设置有第二退刀槽。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由所述端板挤出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均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外壳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组装方便,能够减小焊缝承受应力,提高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0、上盖板,11、顶面,12、侧面,13、豁口,14、定位角,20、下盖板,30、侧板,31、焊接槽,32、定位槽,33、第一退刀槽,40、端板,41、凸台,42、第二退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23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分拆组合的学前教育心理学教具
- 下一篇: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