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基施工用双层扩径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23649.5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0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华鲁工程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32 | 分类号: | E21B10/32;H02K5/2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梁彦 |
地址: | 272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施工 双层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层扩径钻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桩基施工用双层扩径钻头。一种桩基施工用双层扩径钻头,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防护罩,所述电机防护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块的顶部固定安装电机防护罩,并在电机防护罩的内部设置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使得螺纹块在螺纹杆的表面上下移动,同时配合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杆、第二连接件和连接杆使得左右两侧的上下两个钻头收缩或者伸出,从而达到扩径的目的,相比于挤压式的扩径而言,降低了对连接杆的影响,进而得以保证钻头的使用精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层扩径钻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桩基施工用双层扩径钻头。
背景技术
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高铁等工程。
现有的大部分桩基施工用双层扩径钻头一般采用推顶锥将与钻头连接的连接挤出来达到钻头扩径的目的,但是这种扩径方法在长期的使用过程对连接杆撞击挤压,容易导致钻头的使用寿命和精度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桩基施工用双层扩径钻头,达到提高桩基施工用双层扩径钻头使用寿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基施工用双层扩径钻头,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防护罩,所述电机防护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螺纹块的一端铰接有活动连杆,所述活动连杆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活动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钻头;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安装环、安装支架、第一减震弹簧、顶杆、楔形块、第二减震弹簧,所述顶杆固定安装在安装环的外侧表面,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与电机防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套设在顶杆的表面,所述安装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安装支架远离电机防护罩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楔形块设置在弹簧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设置在弹簧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贯穿安装块的顶部并通过轴承与安装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侧面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杆通过通孔贯穿安装块并与安装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螺纹块左右两侧的上部与下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环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弹簧槽与凹槽连通设置,所述顶杆远离安装环的一端通过凹槽插入弹簧槽的内部,所述楔形块和第二减震弹簧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楔形块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设置在两个所述楔形块相互远离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桩基施工用双层扩径钻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块的顶部固定安装电机防护罩,并在电机防护罩的内部设置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使得螺纹块在螺纹杆的表面上下移动,同时配合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杆、第二连接件和连接杆使得左右两侧的上下两个钻头收缩或者伸出,从而达到扩径的目的,相比于挤压式的扩径而言,降低了对连接杆的影响,进而得以保证钻头的使用精度和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华鲁工程总公司,未经山东省华鲁工程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236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漏电保护电路以及熔金炉
- 下一篇:新风机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