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促进电解电容器主体吸收电解液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9537.2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3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尹爱波;周振华;王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新元电子(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4 | 分类号: | H01G13/04;H01G9/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5191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促进 电解电容器 主体 吸收 电解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促进电解电容器主体吸收电解液的装置,其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传送单元和设在机架上的注液单元,以及间隔开地设在传送单元上并均用于容纳电解电容器主体的多个承载构件。传送单元能够将每个进入从传送单元的装载区域内的承载构件依次送到传送单元的卸载区域内,并使其途径注液单元所在的区域,从而使注液单元能将电解液注入到每个承载构件内的电解电容器主体上。该装置可以解决浸液工艺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这不仅可以缩短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可以避免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促进电解电容器主体吸收电解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尤其是机械制造技术和电气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制造领域的自动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但是在电子设备中常用的电解电容器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主要的生产环节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
电解电容器的生产过程包括切割、卷绕、浸液(例如含浸)、装配、老化、封口、印刷、套管、测量、包装和检测等,其中浸液是将电解电容器主体(主要由卷状的芯包和引脚组成)浸泡在电解液中,使其充分吸收电解液的过程。但在现有技术中,浸液过程对手动操作的依赖性很高,操作人员需要将电解电容器主体积累到一定的数量,然后将这些电解电容器主体放到浸液罐的电解液中进行浸泡,待电解电容器主体吸收电解液后,再由操作人员将这些浸泡后的电解电容器主体转移到下一道工序进行装配。这种生产方式不仅生产周期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而且电解液具有腐蚀性,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促进电解电容器主体吸收电解液的装置,用以解决浸液工艺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这不仅可以缩短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可以避免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电解电容器主体吸收电解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机架;传送单元,其设在所述机架上;注液单元,其设在所述机架上;多个承载构件,多个所述承载构件间隔开地设在所述传送单元上并均用于容纳电解电容器主体;其中,所述传送单元构造成能够将每个进入所述传送单元的装载区域内的所述承载构件依次送到所述传送单元的卸载区域内,并使其途径所述注液单元所在的区域,从而使所述注液单元能将电解液注入到每个承载构件内的电解电容器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的主动带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的且与所述主动带轮相互分开的从动带轮及套设在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的传输带,以及设在所述机架上且能驱动所述主动带轮带动所述传输带和从动带轮做运动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源及与所述转动源和主动带轮相连且能够将所述转动源的动力间歇式传递给所述主动带轮的分割器,其中所述分割器构造成能够在所述传送单元的传送过程中促使每个所述承载构件轮流地停留于所述注液单元所在的区域内。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带为带齿的同步带,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皆为与所述同步带相配合的齿轮式带轮。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单元包括固定设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上方的点胶阀。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机械臂和/或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机械臂,其中所述第一机械臂能够在每个所述承载构件达到所述传送单元的装载区域时,将接收的电解电容器主体放入到该承载构件内,所述第二机械臂能够在每个所述承载构件达到所述传送单元的卸载区域时,取走处于该承载构件内的电解电容器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设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单元的卸载区域内的电解液回收盘,其中所述电解液回收盘具有能够暴露电解电容器主体的取物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新元电子(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新元电子(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9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