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乳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6633.1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7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增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筑城恒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B01F3/08;B01F15/06;B01F15/00;C10C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崔雅丽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乳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乳化设备,属于沥青乳化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内部安装有主转轴,且主转轴左侧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搅拌箱内部底部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由加热块组成,所述加热板底部设有加热器,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储水罐,且储水罐朝着冷却仓的内部插接有钢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乳化设备,通过在搅拌箱底部安装加热板,能快速均匀的对搅拌箱内部的混合物进行加热,有效的提高了乳化沥青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在冷却仓内安装风扇和钢管,并用冰水对钢管进行降温,能快速的对乳化沥青进行降温,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乳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乳化设备。
背景技术
乳化沥青是沥青和乳化剂在一定工艺作用下,生成水包油或油包水(具体谁包谁要看乳化剂的种类)的液态沥青。乳化沥青是将通常高温使用的道路沥青,经过机械搅拌和化学稳定的方法(乳化),扩散到水中而液化成常温下粘度很低、流动性很好的一种道路建筑材料。可以常温使用,且可以和冷的和潮湿的石料一起使用。乳化沥青主要由沥青、乳化剂、稳定剂和水等组分所组成。
专利号CN 210736657 U公布了一种乳化沥青设备,通过破碎箱上表面的旋转电机和旋转杆之间的配合,使得旋转杆转动时,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搅拌杆上的破碎刀片对沥青原料进行破碎,有效地解决了乳化时由于大颗粒的沥青原料而导致的乳化效果不理想,提高了产品的出产质量,通过旋转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锥齿轮带动螺旋杆进行转动,避免了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的问题;通过进料管使得破碎后的沥青原料能够有效的进入至融合箱中,由第二锥齿轮带动螺旋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进行转动,通过进水口和添加剂入管加入水和乳化剂,能够使得融合箱中的沥青进行均匀的搅拌,解决了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加热板对融合箱中的沥青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沥青乳化过程中,更加的充分。
现有技术的沥青乳化设备有以下缺点:1、该装置在搅拌沥青、乳化剂和水的混合物的时候,搅拌箱底部加热时受热不均匀,且导热慢,影响沥青乳化的质量和效率;2、该装置不能较快地对乳化后的沥青进行冷却,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沥青乳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青乳化设备,通过在搅拌箱底部安装加热板,且加热板是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加热块组成的,能快速均匀的对搅拌箱内部的混合物进行加热,有效的提高了乳化沥青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在冷却仓内安装风扇和钢管,并用冰水对钢管进行降温,能快速的对乳化沥青进行降温,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沥青乳化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内部安装有主转轴,且主转轴左侧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主转轴上下两端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箱内部底部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由加热块组成,且加热块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加热板底部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表面设有温度控制开关,所述搅拌箱右侧插接有管道,且管道右侧插接在冷却仓左侧,所述冷却仓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底部的转轴两端安装有扇叶,所述冷却仓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储水罐,且储水罐朝着冷却仓的内部插接有钢管,所述冷却仓的右侧壁开设有通风口。
可选的,所述搅拌箱顶部安装有入料仓和乳化仓,且乳化仓在入料仓右侧,所述搅拌箱的左侧安装有进水口。
可选的,所述入料仓和乳化仓的底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右侧安装有卡扣。
可选的,所述管道内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冷却仓右侧插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内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出料管管口底部设有收集箱。
可选的,所述搅拌箱右侧壁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电流输入端与电源的电流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电流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电流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筑城恒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筑城恒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66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