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入附加零点的腔体双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4701.0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5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敏;鲁国林;黄海燕;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入 附加 零点 双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入附加零点的腔体双工器,包括接收腔体滤波器、发射腔体滤波器和公共端口,接收腔体滤波器和发射腔体滤波器均通过输入输出线连接到公共端口在传统同轴腔体滤波器基础上,引入附加零点(交叉耦合技术)以及对谐振单元的合理布局,实现腔体双工器在L波段的高选择性、小尺寸、高隔离度、低插入损耗等指标上的优化;用电容加载、引入附加零点来实现腔体双工器的小型化、低插损和高选择性,具体是在在直接耦合腔体滤波器的谐振腔中加载电容性金属柱,可以缩小谐振腔的长度,从而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引入交叉耦合在有限频点引入传输零点,在保证滤波器抑制特性的前提下,减少滤波器的阶数,实现双工器的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工器,具体涉及一种引入附加零点的腔体双工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在信息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是无线通信技术。它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中3G、WLAN、UWB、蓝牙、宽带卫星系统都是二十一世纪最热门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微波滤波器作为技术含量最高的微波无源器件,一般被用来分开或整合不同频段的信号。在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和频谱资源日益拥挤的今天,实现选频去噪和高带外抑制等重要功能的微波滤波器使其成为微波与无线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已广泛运用于通信系统、雷达系统、遥测系统,其系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质量。双工器是在滤波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波双工器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都需要通过天线;如果给收信机和发信机各配给一个天线,不但增加了成本、体积,而且收发天线之间还会相互干扰,所以希望收发共用一副天线。简单的说,双工器就是一种专门为解决收、发共用一副天线的问题而设计的微波部件,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收发开关和频段双工器。前者主要用于时分复用的雷达系统中,在发射时它接通天线与发射机,但把接收机断开;发射脉冲完了,马上接通天线与接收机,而把发射机断开;而后者是将不同频段的信号借助同一副天线进行发射和接收,它在通信系统中可以提高可靠性,对提高抗干扰性和保密程度上来说,作用更加突出。因此这种频段双工器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可用于微波中继通信、卫星通信、微波测量等等。随着微波技术的迅速发展,频谱日益拥挤,高性能滤波器、双工器在微波与无线通信系统应用中显得日益重要。传统同轴腔体滤波器使用直接耦合的腔体滤波器,传统同轴腔体滤波器还需要在高选择性、小尺寸、通带内低插入损耗、低成本等指标上不断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同轴腔体滤波器选择性不高、尺寸较大、通带内插入损耗较高等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入附加零点的腔体双工器,通过引入附件零点(交叉耦合技术)以及对谐振单元的合理布局,实现腔体双工器在L波段的高选择性、小尺寸、高隔离度、低插入损耗等指标进行优化。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引入附加零点的腔体双工器,包括接收腔体滤波器、发射腔体滤波器和公共端口,所述接收腔体滤波器和发射腔体滤波器均通过输入输出线连接到公共端口,还包括接收耦合螺钉、发射耦合螺钉、电容耦合探针、电感耦合调节螺钉,其中,
所述接收腔体滤波器包括依次交叉连接的第一接收谐振单元、第二接收谐振单元、第三接收谐振单元、第四接收谐振单元、第五接收谐振单元,其中,每个接收谐振单元均包括一个接收谐振腔,每个接收谐振单元的接收谐振腔通过接收耦合螺钉互相连接,相邻两个接收谐振单元的接收谐振腔的交叉部分构成耦合结构;
所述发射腔体滤波器包括依次交叉连接的第一发射谐振单元、第二发射谐振单元、第三发射谐振单元、第四发射谐振单元、第五发射谐振单元,其中,每个发射谐振单元均包括一个发射谐振腔,每个发射谐振单元的发射谐振腔通过发射耦合螺钉互相连接,相邻两个发射谐振单元的发射谐振腔的交叉部分构成耦合结构;
所述电容耦合探针设于第二接收谐振单元的接收谐振腔和第四接收谐振单元的接收谐振腔之间,所述电感耦合调节螺钉设于第二发射谐振单元的发射谐振腔和第四发射谐振单元的发射谐振腔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4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地理信息测绘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