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静电纤维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3884.4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2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沈群昊;周建申;王建峰;王雪华;吕德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市新万年染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2 | 分类号: | B32B15/02;B32B3/30;B32B3/08;B32B9/02;B32B9/04;B32B5/02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柳伟华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纤维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静电纤维面料,包括抗静电层、第一基布层、第二基布层和保健层,所述抗静电层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基布层,所述第一基布层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凹陷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抗静电层,抗静电层由金属导电纤维交叉编织而成,使其具有优良防静电性能,降低面料的表面电阻,能将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通过金属导电纤维导引而逸散出去,消除静电对人体的危害,消除人体运动或穿脱时由静电产生的不快感,使得人体穿着衣物更具舒适性。通过在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之间夹设多个吸湿棉球,通过吸湿棉球将进入到面料内部的汗液吸附,提高穿着的舒适性,吸附后的吸湿棉球在通过晾晒蒸发可以重复循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纤维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纤维面料制成的衣物容易因为摩擦及感应等产生大量静电,静电不仅可能危害身体,还会导致衣物粘结,影响美观,因此在面料的制作过程中常采用静电涂层来避免静电,这种方法虽解决了面料的静电问题,但是同时带来了面料粗糙,易褶皱,舒适度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纤维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部分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静电纤维面料,包括抗静电层、第一基布层、第二基布层和保健层,所述抗静电层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基布层,所述第一基布层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基布层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二基布层,所述第二基布层的顶部设有多个与第一凹陷部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凹陷部,多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内填充有吸湿棉球,所述第二基布层的下表面连接有保健层。
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层由金属导电纤维交叉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均由棉麻纤维混纺交叉编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保健层由远红外纤维混纺交叉编织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抗静电层,抗静电层由金属导电纤维交叉编织而成,使其具有优良防静电性能,降低面料的表面电阻,能将摩擦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通过金属导电纤维导引而逸散出去,消除静电对人体的危害,消除人体运动或穿脱时由静电产生的不快感,使得人体穿着衣物更具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之间夹设多个吸湿棉球,通过吸湿棉球将进入到面料内部的汗液吸附,提高穿着的舒适性,吸附后的吸湿棉球在通过晾晒蒸发可以重复循环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健层,保健层由远红外纤维混纺交叉编织而成,远红外纤维辐射的远红外线具有活化细胞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及抑菌防臭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静电纤维面料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静电纤维面料的第二基布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抗静电层、2第一基布层、3第二基布层、4保健层、5第一凹陷部、6第二凹陷部、7吸湿棉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市新万年染整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市新万年染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38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减重孔的混凝土预制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