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9063.3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3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庆杰;屈建军;柳本立;俎瑞平;谢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促淤造陆 柔性 防护 体系 | ||
1.一种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于海岸线多道设置的定向开合式刷状栅栏和阻沙疏沙一体式单向沙障;所述定向开合式刷状栅栏分布在潮间带内,所述阻沙疏沙一体式单向沙障分布在最高潮位线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开合式刷状栅栏包括多个竖立设置的支撑杆(1)、多个丝状拦截网刷(2)和多个网刷靠杆(3);其中,每一支撑杆(1)上均固定有一丝状拦截网刷(2),所述丝状拦截网刷(2)包括沿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丝捆,每一丝捆的两端向支撑杆(1)的两侧延伸,任意两个相邻的丝状拦截网刷(2)并行设置且部分交叠,在该任意两个相邻丝状拦截网刷(2)的交叠处且向海一侧还设有竖立的网刷靠杆(3);当向岸方向的波浪冲击所述定向开合式刷状栅栏时,每一所述的丝捆的两端向海岸方向弯曲,使任意两个相邻丝状拦截网刷(2)相互分离,从而使波浪携带的固形物通过所述定向开合式刷状栅栏,而当向海方向的波浪冲击所述定向开合式刷状栅栏时,每一丝捆的两端被相应网刷靠杆(3)阻挡,使任意两个相邻丝状拦截网刷(2)保持交叠状态,从而阻挡波浪携带的固形物通过所述定向开合式刷状栅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开合式刷状栅栏分布在位于潮间带内且距离最高潮位线20m-100m的带状区域之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开合式刷状栅栏整体向海岸方向倾斜且倾斜角度为70-8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潮间带内设置有2-4道所述的定向开合式刷状栅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下部埋设于滩涂内,顶部向海岸弯曲并与海床面形成70-80°倾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长度为1.5m-3.0m、直径为30mm-40mm,露出滩涂的高度为0.8m-2.3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沿由海向海岸的方向,各支撑杆(1)露出滩涂的高度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包括镀锌钢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捆由多根HDPE材质细丝组成,所述HDPE细丝的直径1-2mm,长度为20-30cm。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捆的直径为10-20mm,长度为20-30cm。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同一支撑杆上相邻丝捆之间的距离为10-20mm。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一丝捆两端向支撑杆(1)两侧延伸的长度均为10-15cm。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丝状拦截网刷(2)交叠部分的长度为4-6cm。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自然促淤造陆的柔性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捆包括沿径向穿过支撑杆(1)的多根细丝,且所述多根细丝由灌注于支撑杆(1)内腔的水泥浆固定在支撑杆(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90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