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截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90930.3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2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07 | 分类号: | F16K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截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截流装置,属于排水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柔性截流件,具有橡胶内层和橡胶外层,并通过橡胶内层和橡胶外层构成腔室,橡胶内层合围形成流通通道;腔室的两个端部分别嵌设有一个支撑环,橡胶外层的内部嵌设有支撑件,橡胶内层相对于橡胶外层可进行柔性膨胀以逐渐关闭流通通道,或者橡胶内层相对于橡胶外层可进行柔性收缩以逐渐打开所述流通通道;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外层与刚性外壳体相比起重量更轻,具有施工效率高且成本低的特点;另外在橡胶内层相对于橡胶外层进行膨胀的过程中,橡胶外层始终保持与排水管道的内壁处于贴合的状态,有效防止了污水中的残渣累积至橡胶外层与排水管道内壁之间而无法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截流装置。
背景技术
截流装置是一种应用在分流井的出水口或者排口的截流设施,其结构一般包括外壳体和橡胶套筒,外壳体与橡胶套筒之间形成充压腔体,橡胶套筒的端部与外壳体的端部通过法兰盘密封连接,当向充压腔体内充入有压气体时,橡胶套筒相对向内变形,橡胶套筒内壁贴合,流通通道截止。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外壳体的结构一般采用刚性结构,当其与橡胶套筒之间形成充压腔体时,其往往密封性能并不好,且刚性的外壳体由于其体积大、重量大使得其在安装过程中操作极不便利,施工效率低成本高,且后期维护不方便,因此,亟待一种能够解决密封问题方便安装的柔性截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柔性截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截流装置所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成本高,且后期维护不方便、密封性能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截流装置,包括:柔性截流件,所述柔性截流件具有橡胶内层和橡胶外层,并通过所述橡胶内层和所述橡胶外层构成一密封结构的腔室,所述橡胶内层合围形成流通通道;所述柔性截流件的两个端部分别嵌设一支撑环,所述橡胶外层的内部嵌设有支撑件,所述橡胶内层相对于所述橡胶外层可进行柔性膨胀以逐渐关闭所述流通通道,或者所述橡胶内层相对于所述橡胶外层可进行柔性收缩以逐渐打开所述流通通道,在所述橡胶内层膨胀或收缩过程中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支撑环用于限制所述橡胶外层发生形变,其中,在所述腔室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充入或释放有压介质的进出口。
可选的,所述柔性截流件的两个端部分别为连接端和尾端,在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支撑件包括若干个支撑杆,所述若干个支撑杆嵌设在所述橡胶外层的内部,每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抵于所述尾端上的所述支撑环上,另一端抵于所述连接端上的所述支撑环上。
可选的,所述腔室具有三个充压腔,以将所述腔室的内部腔室均分为三个冲压部分,任意一个所述充压腔的所述橡胶内层相对于其对应的所述橡胶外层可进行柔性膨胀或者收缩;每一个所述充压腔上开设有一个所述进出口;所述支撑杆的数量是三个,每一个所述支撑杆分布在对应的一个充压腔的中间部位处。
可选的,所述进出口开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并穿过所述连接端;
所述进出口位于所述橡胶内层和所述橡胶外层之间,并分布在对应的充压腔的中间部位处。
可选的,所述橡胶内层的内表面中间部位,以周向分布的方式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橡胶内层膨胀过程中相互接触以关闭所述流通通道的凸起结构。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进出口数量相同的气嘴,每一个所述气嘴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穿过所述进出口与所述腔室相连通,所述进气端置于所述腔室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气嘴还包括:密封端,所述密封端和所述出气端开设在所述气嘴的轴向方向上,并置于所述腔室的外部,所述进气端开设在所述气嘴的侧壁上,所述进气端的进气方向与所述气嘴的轴向方向相互垂直;密封帽,所述密封帽与所述密封端可拆卸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0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