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微型马达的充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86015.7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0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卢山;郑维勇;莫卫根;周邦利;陈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龙麟马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17 | 分类号: | H02K1/17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微型 马达 充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微型马达的充磁结构,包括设在壳体内的N极磁铁和S极磁铁,壳体中间设有位于S极磁铁和N极磁铁的轴孔,S极磁铁和N极磁铁分别设在机壳体正对着的侧壁,S极磁铁和N极磁铁的尺寸类型不同,使得形成的磁铁磁场强度不同。本实用新型利用两极不同强度的磁场,使得转国铁芯在磁场的作用下带着轴偏向轴承孔的固定位置旋转,避免了因轴在轴承孔内杂乱无章的运行而产生的间隙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具体地说是一种直流微型马达的充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办公、家庭、农业等各行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各类微型直流马达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因为马达用量的扩大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库存,库存时间过程中导致有些马达再使用时产生噪音;大多数微型马达生产商在其产品规格书中也明确提到:“当马达库存超过三个月未被使用时需重新给轴承注油并重新确认。”
马达在运行过程中轴的旋转对轴承产生压力,在轴承内部产生油压(即产生“泵”的作用),将轴承内部的油挤压出来,通过已形成油膜的牵引作用,很容易到达轴承内孔起到润滑的作用,从而减小因轴与轴承内壁的撞击而产生的间隙噪音。
而现有技术中马达中永磁体N/S的厚度相同,极磁场强度大小一致,则形成的电流波形为大小、高低均一致的正弦波。马达放置超过三个月后,在轴与轴承之间形成的油膜慢慢流失及挥发,直至无法形成油膜。马达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磁场强度一到,马达转轴在轴承内孔中的位置是时刻变化的,因此产生马达转轴与轴承内壁撞击的间隙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流微型马达的充磁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微型马达的充磁结构,括设在壳体内的N极磁铁和S极磁铁,壳体中间设有位于S极磁铁和N极磁铁的轴孔,S极磁铁和N极磁铁分别设在机壳体正对着的侧壁,S极磁铁和N极磁铁的尺寸类型不同,使得形成的磁铁磁场强度不同。
所述S极磁铁和N极磁铁的厚度不同。
所述S极磁铁和N极磁铁的高度不同。
所述N极磁铁和S极磁铁的形状相同或者不同。
所述S极磁铁和N极磁铁对称的装在壳体内壁。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不同厚度大小的S极磁铁和N极磁铁,从而形成两极不同强度的磁场,形成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正弦波,即形成磁侧压,使得马达转轴铁芯会受到磁力的吸引作用,会带着马达思轴靠着轴承内孔的某一个固定位置运行,避免了因轴撞击轴承孔内壁产生的间隙噪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形成的磁场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马达转轴运行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直流微型马达的充磁结构,括设在壳体内的N极磁铁1和S极磁铁2,壳体中间设有位于S极磁铁和N极磁铁的轴孔3,S极磁铁和N极磁铁分别设在机壳体正对着的侧壁,S极磁铁和N极磁铁的厚度不同,使得形成的磁铁磁场强度不同。
可以是S极磁铁的厚度大于N极磁铁的厚度,或者是S极磁铁的厚度小于N极磁铁的厚度,需要保证其中一个磁铁的厚度要大于另外一个磁铁的厚度,从而确保能够形成不同强度的磁场。
所述N极磁铁和S极磁铁的形状相同或者不同,通常都是为相同的形状,方便统一调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龙麟马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龙麟马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6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电环境防护在线监控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便携式太阳能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