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81491.X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5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祥 |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E04H17/20;E01F8/00;B03C3/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周游 |
| 地址: | 4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工程施工 防护 隔板 结构 | ||
本新型涉及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包括承载底座、定位柱、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静电吸附网、多孔弹性板,定位柱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垂直连接,定位柱为“凵”字形结构,并通过定位扣分别与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连接,静电吸附网与定位柱上端面连接并包覆在承载底座上端面,多孔弹性板位于静电吸附网与承载底座之间。本新型一方面可实现快速对户外施工工地进行快速围挡作业,且围挡结构强度及定位稳定性好;另一方面可有效的实现对市政施工作业中产生粉尘及噪声进行吸附治理,从而有效的降低市政施工对周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施工防护设备,属于工程建设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市政施工中,往往施工工地与工农业正产、商业活动点位置相对较近,因此为了消除施工工地及施工设备对行人等造成的伤害,和消除施工作业时噪声、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当前主要是通过金属板等设备对施工工地进行围挡作业,以提高市政施工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隔板设备往往均为采用传统的彩钢薄板、塑料板等板材直接进行围挡作业,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施工围挡的需要,但一方面存在结构强度差,极易因大风、车辆撞击等而造成损毁,且对施工作业的噪声缺乏有效的降噪及消除能力;另一方面在使用中往往还需与传统的水雾喷淋系统对施工作业的粉尘进行喷淋净化,从而导致粉尘治理作业的工作成本高的同时,也导致了水资源浪费严重和易对施工工地周边环境造成污水污染情况发生。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市政施工围挡设备,以满足实际施工作业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实现快速对户外施工工地进行快速围挡作业,且围挡结构强度及定位稳定性好,可有效提高对外力冲击的抵御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市政施工围挡作业的工作效率、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有效的实现对市政施工作业中产生粉尘及噪声进行吸附治理,可有效消除市政施工作业时对周边环境造成的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并在进行粉尘治理过程中可有效克服传统粉尘净化设备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弊端,从而有效的降低市政施工对周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市政施工的环境友好性和适应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包括承载底座、定位柱、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静电吸附网、多孔弹性板、静电电源及驱动电路,承载底座为横断面矩形的板状框架结构,定位柱至少三条,沿承载底座轴线方向均布,并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垂直连接,定位柱为“凵”字形结构,其最大宽度为承载底座宽度的80%—95%,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布若干通过定位扣,并通过定位扣分别与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连接,其中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分别包覆在定位柱及承载底座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外,并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呈30°—90°夹角,且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与承载底座间共同构成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静电吸附网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平行分布,与定位柱上端面连接并包覆在承载底座上端面,且静电吸附网比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上端面低至少5厘米,多孔弹性板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位于静电吸附网与承载底座之间,并与定位柱内侧面连接,且多孔弹性板与静电吸附网及承载底座上端面间间距均不小于10厘米,静电电源及驱动电路均嵌于承载底座内,其中静电电源分别与静电吸附网和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之间间距不小于10厘米,且所述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外表面均布若干与其下端面垂直分布的导流槽,所述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内表面均布若干消声尖劈,所述消声尖劈轴线与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内表面垂直分布,且各消声尖劈长度为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之间间距的1/4—3/4,且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上的消声尖劈间相互间隔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祥,未经刘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1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烧烤炉及其夹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串水湿铺防水卷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