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数据自动采集控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78912.3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7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水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江冬萍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数据 自动 采集 控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业数据自动采集控制设备,包括控制盒,控制盒包括盒体,盒体一面开口,盒体的开口上设有盖板,盒体内设有用于实现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的PCB板,盒体上设有I/O接口总成,I/O接口总成与PCB板连接,I/O接口总成用于与外接探测设备连接,盒体内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风扇。该设备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保持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数据自动采集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数据采集设备是用于工业设备互联数据采集的装置,一般集成了通讯接口服务器、工控机、工控软件于一体,能够对工业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处理以及远程控制。工业数据采集盒子使设备与管理者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帮助企业快速、安全地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数据,提高生产计划和经营决策的准确性,节省运营经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工业数据采集设备长期在车间等作业环境中工作,这些作业环境普遍具有高温、高振动和灰尘大的特点,现有的工业数据采集设备在这种环境中长期工作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出现过热、进灰等情况,甚至可能因为长期的高强度振动导致内部元器件脱落,出现损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工业数据自动采集控制设备,其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保持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业数据自动采集控制设备,包括控制盒,控制盒包括盒体,盒体一面开口,盒体的开口上设有盖板,盒体内设有用于实现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的PCB板,盒体上设有I/O接口总成,I/O接口总成与PCB板连接,I/O 接口总成用于与外接探测设备连接,盒体内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风扇。
进一步地,盒体上设有风扇支架,风扇支架支撑在PCB板上方,散热风扇连接在风扇支架上。
进一步地,盖板上设有出风面板,出风面板上设有若干出风口,出风口上设有防尘网。
进一步地,盒体侧面设有进风管,进风管采用HDPE过滤网管,进风管的一端暴露在盒体外,另一端延伸在盒体内,进风管与盒体上的开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进风管内填充有椰壳活性炭颗粒。
进一步地,盖板上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盖板上设有用于操作的按钮。
进一步地,盒体背离开口一面的四角设有用于安装的螺纹孔,盒体背离开口的一面设有缓冲层。
进一步地,盒体上设有用于采集环境参数的环境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数据自动采集控制设备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保持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工业数据自动采集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工业数据自动采集控制设备的仰视图;
图3是去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盒体;11、螺纹孔;2、盖板;21、出风面板;22、出风口;23、防尘网;3、PCB板;4、I/O接口总成;5、散热风扇;51、风扇支架;6、进风管;7、显示屏;71、按钮;8、缓冲层;9、环境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工业数据自动采集控制设备包括控制盒,控制盒包括盒体1,盒体1一面开口,盒体1的开口上设有盖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水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智水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8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