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源热泵地下水式涡旋内转换热回收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5671.7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2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孙淑贤;滕飞;陈忠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申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118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源 地下水 涡旋 内转换 回收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源热泵地下水式涡旋内转换热回收机组,包括:压缩机、热交换器、电磁阀、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膨胀阀、第二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分别连接热交换器和电磁阀连接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分别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连接压缩机;第一换热器通过膨胀阀连接第二换热器;热交换器嵌入热水罐内,热水罐的进水口连接自来水管,出水口连接用户供水管;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出水口连接用户空调管道,第一换热器的进水口、出水口连接地下水的提水管道和回水管道。该换热回收机组,将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提取后应用于热水和供暖同时使用,或热水和供冷同时使用的机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源热泵地下水式涡旋内转换热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很多地区现在使用的生活用水和制热方式为煤锅炉、电锅炉制热。但这种燃煤产热水和制热模式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在近几年愈实用新型显起来,而电制热的方式也存在能耗大和损耗块的缺点。因此,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寻求新型环保的产热水和供热方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源热泵地下水式涡旋内转换热回收机组,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将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提取应用于生产热水、制冷和供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源热泵地下水式涡旋内转换热回收机组,包括:压缩机、热交换器、电磁阀、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膨胀阀、第二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热交换器的冷媒入口,热交换器的冷媒出口连接四通换向阀,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管路连接电磁阀的入口,电磁阀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吸气口;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二换热器,膨胀阀设置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连接的管路上;所述热交换器嵌入热水罐内,所述热水罐的进水口连接自来水管,热水罐的出水口连接用户供水管;第二换热器的进水口、出水口连接到用户空调管道上,第一换热器的进水口、出水口分别连接地下水的提水管道和回水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源热泵地下水式涡旋内转换热回收机组中,所述换热回收机组包括用户供暖模式,第一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供暖模式时,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热交换器的冷媒入口,热交换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四通换向阀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入口,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出口通过膨胀阀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入口,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四通换向阀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吸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源热泵地下水式涡旋内转换热回收机组中,所述换热回收机组包括用户供冷模式,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供冷模式时,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热交换器的冷媒入口,热交换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四通换向阀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入口,第一换热器的冷媒出口通过膨胀阀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入口,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出口通过四通换向阀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压缩机的吸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源热泵地下水式涡旋内转换热回收机组中,在压缩机和热交换器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截止阀,在热交换器和四通换向阀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截止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源热泵地下水式涡旋内转换热回收机组中,热水罐达到设定温度时,开启电磁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水源热泵地下水式涡旋内转换热回收机组中,在膨胀阀与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连接的管道上都设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源热泵地下水式涡旋内转换热回收机组,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将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提取后,通过热交换器生产热水和供暖。在夏季需要供冷时,通过四通换向阀的功能,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功能转换,可同时进行供冷和生产热水。该热回收机组结构简单,机组运行时提取地下水中的能量,地下水的温度恒温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申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申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56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的钻床轴杆自动推送装置
- 下一篇:适用于侧压铣面的工装定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