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旋压加工后支撑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9230.6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9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国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王峰刚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加工 支撑 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旋压加工后支撑附件,包括旋压机主轴箱、模具和压紧盘,所述模具和压紧盘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抵接有同一个工件,所述旋压机主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浮动液压缸,所述浮动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后支撑轮,所述后支撑轮和工件相抵触,所述数控旋压机的工位刀塔安装有旋压轮,所述旋压轮和工件相抵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一个浮动的后支撑轮与工件轻轻接触,平衡在旋压过程中旋压轮对于工件的旋压力量,提高工件的刚性,进而提高了旋压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美观性,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旋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旋压加工后支撑附件。
背景技术
旋压时,旋轮和毛坯的接触区很小,加工材料只局部发生塑性变形,变形抗力小,可用小吨位的设备加工大型的制品,是制造空心锥体、筒形件、半球体和薄壁管材等精密制品的有效方法。旋压产品的精度高,机械性能好,尺寸范围广。
传统的旋压加工过程中由于板料本身刚性很差,很容易造成产品的变形报废,致使加工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数控旋压加工后支撑附件,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数控旋压加工后支撑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旋压加工后支撑附件,包括数控旋压机、旋压机主轴箱、模具和压紧盘,所述模具和压紧盘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抵接有同一个工件,所述旋压机主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浮动液压缸,所述浮动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后支撑轮,所述后支撑轮和工件相抵触,所述数控旋压机的工位刀塔安装有旋压轮,所述旋压轮和工件相抵触。
优选的,后支撑轮采用GC15轴承钢制造。
优选的,后支撑轮有一平行于旋压机主轴轴线的边缘。
优选的,所述浮动液压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旋压机主轴箱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旋压加工过程中,旋压轮挤压工件,工件挤压后支撑轮,后支撑挤压浮动液压缸的活塞杆,浮动液压缸始终给后支撑轮一个支持力量,后支撑轮有一平行于旋压机主轴轴线的边缘与工件轻轻接触,平衡旋压轮对于工件的旋压力量,提高工件的刚性与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后支撑轮采用GC15轴承钢制造,硬度高耐磨性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一个浮动的后支撑轮与工件轻轻接触,平衡在旋压过程中旋压轮对于工件的旋压力量,提高工件的刚性,进而提高了旋压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美观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数控旋压加工后支撑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压机主轴箱;2、浮动液压缸;3、后支撑轮;4、旋压轮;5、工件;6、模具;7、压紧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数控旋压加工后支撑附件,包括数控旋压机、旋压机主轴箱1、模具6和压紧盘7,模具6和压紧盘7相互靠近的一侧共同抵接有同一个工件5,旋压机主轴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浮动液压缸2,浮动液压缸2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后支撑轮3,后支撑轮3和工件5相抵触,数控旋压机的工位刀塔安装有旋压轮4,旋压轮4和工件5相抵触。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国,未经王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9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