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外痔栓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7465.1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5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哲兴;王珲;杨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哲兴 |
主分类号: | A61K9/02 | 分类号: | A61K9/02;A61P9/14 |
代理公司: | 南充聚力三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 代理人: | 刘东 |
地址: | 6378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外痔栓,其特征是:包括药栓(1),药栓顶部设有圆滑尖部(1‑1)、中部设有栓部(1‑2)、下部设有内凹的腰部(1‑3)、底部设有宽大的栓底(1‑4),尖部、栓部、腰部、栓底组合的弧面与人体肛部形状相适应,栓底的外沿固接有一环形的粘接圈(3)。所述的药栓为中药压缩而成的固体结构。所述的药栓设有中空的透气通道(1‑5),并套装有支撑管(2),支撑管上设有数个排气孔,所述支撑管为硅胶管。所述的粘接圈为硅胶圈,表面涂有粘胶,所述的粘胶为水凝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具体为一种内外痔栓。
背景技术
在我国,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人们饱受该疾病折磨,因此,也发明了一系列辅助用具,如痔疮栓。目前,现有技术的痔疮栓只实用内痔的治疗,对外痔、混合痔及肛裂栓剂无法局部使用及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外痔栓,能够有效解决用药困难的难题,使药物直接与内痔、外痔、混合痔及肛裂面直接接触,并防止污染,从而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内外痔栓,包括药栓,药栓顶部设有圆滑尖部、中部设有栓部、下部设有内凹的腰部、底部设有宽大的栓底,尖部、栓部、腰部、栓底组合的弧面与人体肛部形状相适应,栓底的外沿固接有一环形的粘接圈。
所述的药栓为中药压缩而成的固体结构。
所述的药栓设有中空的透气通道,并套装有支撑管,支撑管上设有数个排气孔,所述支撑管为硅胶。
所述的粘接圈为硅胶圈,表面涂有粘胶,所述的粘胶为水凝胶。
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技术人员先采用现有技术将用于治疗痔疮的药物压制而成所述药栓的形状,尖部便于插入人体肛部,栓部与腰部配合可防止药栓滑落,栓部、腰部与栓底相配合能够对人体肛部由内至外进行药物覆盖,也就是使药物直接与内痔、外痔、混合痔及肛裂面直接接触,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装置使用后,药物直接与内痔、外痔、混合痔及肛裂面直接接触,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增强;2、本装置的外形结构符合直肠、肛门的生理结构,且装置本身采用圆角设计,使用后无特殊不适;3、由于设有粘接圈,粘接圈贴合人体肛部四周,形成相较密封的内外环境,有效防止肛内物质对外部进行污染,当采用硅胶圈及水凝胶粘胶时效果更佳;4、 药栓本身自带透气,但透气效果与药栓壁厚度直接相关,本装置设有排气通道,减少相对壁厚,配合硅胶支撑管与排气孔,不仅提升排气效果,还坚固耐用,提升稳定性;5、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包扎、固定,个个都懂、人人会用,利于推广,可有效解决痔疮就医难的社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外痔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外痔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内外痔栓,包括药栓1,药栓顶部设有圆滑尖部1-1、中部设有栓部1-2、下部设有内凹的腰部1-3、底部设有宽大的栓底1-4,尖部、栓部、腰部、栓底组合的弧面与人体肛部形状相适应,栓底的外沿固接有一环形的粘接圈3。
所述的药栓为中药压缩而成的固体结构。
所述的药栓设有中空的透气通道1-5,并套装有支撑管2,支撑管上设有数个排气孔,所述支撑管为硅胶。
所述的粘接圈为硅胶圈,表面涂有粘胶,所述的粘胶为水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哲兴,未经杨哲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7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医用药液精准控量混合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激光自动打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