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真空开关管的适配器及用于运输的真空开关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9959.5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1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武文帅;施宇新;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H01H33/6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冬梅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真空开关 适配器 运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真空开关管的适配器及用于运输的真空开关管系统,其中适配器包括:一个支撑本体(21),其用于置于所述动触头棒(132)远离所述静触头(12)的一端;一个紧固组件(22),所述支撑本体(21)用于支撑所述紧固组件(22),且所述紧固组件(22)用于固定所述动触头棒(132),并使所述动触头(13)保持在与所述静触头(12)分离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设备领域,特别是用于真空开关管的适配器及用于运输的真空开关管系统。
背景技术
真空开关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等优点,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较为普及,因此,其是开关设备中不可或缺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真空开关管具有一个壳体11、一个静触头棒12和一个动触头棒13,静触头棒12和动触头棒13相对设置,静触头棒12包括一个静触头片121和一个静触头棒122,该静触头棒122固定于静触头片121远离动触头棒13的一侧,动触头棒13包括一个动触头棒片131和一个动触头棒132,该动触头棒132棒固定于动触头棒片131远离静触头棒122的一侧,通过移动该动触头棒132能够使动触头棒13与静触头棒12接触或分离,静触头片121和动触头片131均位于壳体11中。作为一个示例性举例,从图3、图5和图6中可以看出,静触头棒12和动触头棒13的大部分位于壳体11中,动触头棒132的一部分露在壳体11外部。通过拉动该动触头棒132上下移动,能够使静触头片121和动触头片131接触或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真空开关管的适配器,所述真空开关管具有一个壳体、一个静触头和一个动触头,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动触头相对设置,所述静触头包括一个静触头片和一个静触头棒,所述静触头棒固定于所述静触头片远离所述动触头的一侧,所述动触头包括一个动触头片和一个动触头棒,该动触头棒固定于动触头片远离静触头的一侧,通过移动该动触头棒能够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所述静触头片和所述动触头片均位于所述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包括:
一个支撑本体,其用于置于所述动触头棒远离所述静触头的一端;
一个紧固组件,所述支撑本体用于支撑所述紧固组件,且所述紧固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动触头棒,并使所述动触头保持在与所述静触头分离的位置。
通过支撑本体和紧固组件的配合,能够使动触头与静触头保持在分离的位置,这样就能够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动触头片与动触头片之间的摩擦,即尽量避免产生划痕。另外,该适配器结构简单,不会增加较多的成本,且安装方便。
根据如上所述的适配器,可选地,所述支撑本体具有一个顶盖,所述顶盖具有一个通孔,所述支撑本体用于罩设在所述动触头棒上且置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动触头的一端,所述紧固组件通过所述通孔穿设于所述支撑本体。这样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实现。
根据如上所述的适配器,可选地,所述支撑本体的侧面具有两个对称的镂空部。由于镂空部的存在,操作人员可以使用工具通过镂空部夹住动触头棒使其不发生旋转,再通过移动紧固组件使动触头棒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移动,这样能够避免由于动触头棒的移动造成真空开关管内部其它部件的损坏,而且操作人员还能够从镂空部观察到动触头棒移动的状况。
根据如上所述的适配器,可选地,两个所述镂空部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动触头棒的直径;或者
所述动触头棒远离所述静触头的一端具有两个对称的切口,且所述切口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两个所述镂空部之间的间距,切口由于形成了一定的平面,其便于被夹住。
根据如上所述的适配器,可选地,在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的情况下且在所述支撑本体置于所述动触头棒远离所述静触头的一端状态下,所述支撑本体的顶盖的下表面与所述动触头棒的顶端具有间距。这样,动触头棒有足够地空间可以被拉起来,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股份公司,未经西门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9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